危险驾驶罪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综述 | 第11-12页 |
四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危险驾驶罪立法概览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危险驾驶罪的域外立法 | 第13-16页 |
一 英国危险驾驶罪的立法 | 第13页 |
二 美国危险驾驶罪的立法 | 第13-14页 |
三 日本危险驾驶罪的立法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国内立法沿革及入罪合理性 | 第16-20页 |
一 危险驾驶罪国内立法沿革 | 第16-17页 |
二 入罪合理性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危险驾驶行为 | 第20-29页 |
第一节 情节恶劣的追逐竞驶 | 第20-22页 |
一 追逐竞驶 | 第20-21页 |
二 情节恶劣 | 第21-22页 |
第二节 醉酒驾驶机动车 | 第22-24页 |
一 醉酒驾驶的标准 | 第22-23页 |
二 醉酒驾驶入罪的合理性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具有公共危险性的旅客运输行为 | 第24-25页 |
一 客运超员超载的标准 | 第24-25页 |
二 客运超员超载入罪合理性 | 第25页 |
第四节 违规运输危化物品 | 第25-29页 |
一 违规运输危化物品的认定 | 第25-26页 |
二 违规运输危化物品入罪的合理性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危险驾驶罪与近似罪的界分 | 第29-34页 |
第一节 本罪与交通肇事罪 | 第29-31页 |
一 客观方面不同 | 第29-30页 |
二 犯罪主体不同 | 第30-31页 |
三 主观方面不同 | 第31页 |
第二节 本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31-34页 |
一 客观方面不同 | 第32-33页 |
二 主观方面不同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危险驾驶罪的共犯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危险驾驶罪共犯述评 | 第34-35页 |
一 理论争议 | 第34页 |
二 本文见解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危险驾驶罪共犯类型 | 第35-40页 |
一 追逐竞驶的共犯 | 第35-37页 |
二 醉酒驾驶的共犯 | 第37页 |
三 客运超员超载共犯 | 第37-38页 |
四 违规运输危化品的共犯 | 第38-40页 |
第五章 危险驾驶罪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 第40-44页 |
第一节 危险驾驶罪的立法缺陷 | 第40-41页 |
一 入罪标准不明确 | 第40页 |
二 行为类型不全面 | 第40-41页 |
三 刑罚配置不合理 | 第41页 |
第二节 危险驾驶的立法完善 | 第41-44页 |
一 明确入罪标准 | 第41-42页 |
二 增设行为类型 | 第42-43页 |
三 合理配置刑罚体系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