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质与审美表达-“80后”写作的多维透视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绪论 | 第6-12页 |
第一章 “80后”写作背景及命名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双重语境下的“萌芽” | 第12-17页 |
一、时代氛围 | 第12-15页 |
二、文学契机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命名的“焦虑” | 第17-21页 |
一、代际命名 | 第18-19页 |
二、文学命名 | 第19-21页 |
第二章 “80后”写作文化特质的多元表征 | 第21-37页 |
第一节 以“青春”之名,起“反叛”之意 | 第21-26页 |
一、“离经叛道”的青年 | 第21-23页 |
二、编织“青春的童话” | 第23-25页 |
三、放逐后的“皈依”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物化时代下的文学狂欢 | 第26-32页 |
一、众生喧哗的“名利场” | 第26-28页 |
二、“娱乐至上”的文学想象 | 第28-30页 |
三、传媒与文学的“暖昧痴缠”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极致化的解构“宣言” | 第32-37页 |
一、冲破“主体”的牢笼 | 第32-33页 |
二、与“根”的决裂 | 第33-35页 |
三、向着“浅薄”前进 | 第35-37页 |
第三章 “80后”写作审美意蕴的多重表达 | 第37-47页 |
第一节 “青春”的忧伤之美 | 第37-39页 |
一、诗意悲凄的主题 | 第37-38页 |
二、成长的伤痛体验 | 第38-39页 |
第二节 艺术的“陌生”之美 | 第39-47页 |
一、多样化的语言实践 | 第40-42页 |
二、杂糅的艺术技法 | 第42-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