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1.2.1 理论意义第9-10页
            1.1.2.2 实践意义第10页
    1.2 相关概念界定第10-12页
        1.2.1 留守儿童第10页
        1.2.2 优势视角第10-11页
        1.2.3 抗逆力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19页
    2.1 关于优势视角理论的文献综述第12-13页
        2.1.1 优势视角第12页
        2.1.2 优势视角与问题视角的区别第12-13页
    2.2 国内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回顾第13-16页
        2.2.1 国外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第13页
        2.2.2 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第13-16页
            2.2.2.1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方面第14页
            2.2.2.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第14-15页
            2.2.2.3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方面第15页
            2.2.2.4 农村留守儿童行为表现方面第15-16页
    2.3 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研究回顾第16-17页
        2.3.1 政府层面第16页
        2.3.2 学校层面第16页
        2.3.3 家庭层面第16-17页
        2.3.4 社会层面第17页
    2.4 不同理论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对策第17-18页
    2.5 文献评述第18-19页
第3章 研究思路第19-22页
    3.1 研究问题第19页
    3.2 研究地点及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9-20页
        3.2.1 研究地点第19页
        3.2.2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9页
        3.2.3 研究对象情况第19-20页
    3.3 研究内容第20页
    3.4 资料收集方法第20页
    3.5 研究设计第20-22页
第4章 农村留守儿童被“留守”在家的影响第22-26页
    4.1 亲子关系疏远第22-23页
    4.2 家庭教育缺失第23页
    4.3 生活习惯散漫第23-24页
    4.4 小结第24-26页
第5章 从优势视角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特质第26-32页
    5.1 留守儿童自身的优势特质第26-29页
        5.1.1 被“留守”在家的心理认知——接受并适应留守生活第26-27页
        5.1.2 被“留守”在家的情绪感受——主动宣泄负面情绪第27页
        5.1.3 被“留守”在家的行为表现——独立性强、自律性强第27-29页
            5.1.3.1 积极承担家务劳动—独立性强第27-28页
            5.1.3.2 按时自觉完成作业—自律性强第28-29页
        5.1.4 被“留守”在家的性格特征——积极乐观、不抱怨第29页
    5.2 留守儿童的环境资源优势第29-32页
        5.2.1 家庭的经济基础提高第29-30页
        5.2.2 师生的感情融洽第30页
        5.2.3 社会的关注度提升第30-31页
        5.2.4 小结第31-32页
第6章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理念第32-34页
    6.1 赋权——实现助人自助第32页
    6.2 提升抗逆力——激发案主的潜在优势第32页
    6.3 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支持系统第32-34页
第7章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过程第34-40页
    7.1 前期准备第34页
    7.2 开展服务第34-40页
        7.2.1 个案访谈第34-37页
            7.2.1.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介绍第34-35页
            7.2.1.2 接案和建立关系第35-36页
            7.2.1.3 解构问题第36页
            7.2.1.4 建构新的意义第36-37页
            7.2.1.5 回归现实生活第37页
        7.2.2 小组工作第37-40页
            7.2.2.1 小组工作介入前第37页
            7.2.2.2 小组工作介入过程第37-38页
            7.2.2.3 小组工作介入效果第38-40页
第8章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技巧第40-42页
    8.1 接纳第40页
    8.2 运用同理心第40页
    8.3 自我披露第40-41页
    8.4 链接资源第41页
    8.5 跟进第41-42页
第9章 研究总结第42-44页
    9.1 研究发现第42页
    9.2 研究反思第42-43页
        9.2.1 研究中的伦理和价值观第42页
        9.2.2 切勿掩盖案主的问题第42页
        9.2.3 后续跟进第42-43页
    9.3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第43-44页
        9.3.1 创新点第43页
        9.3.2 不足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48页
附录1: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介绍第48-49页
附录2:访谈提纲第49-50页
附录3:知情同意书第50-51页
附录4:原始访谈记录实例第51-52页
附录5:编码分析结构图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灵活就业对农村妇女及其家庭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社区志愿者队伍培育的实务探索--以D社区交通志愿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