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论文--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论文

春秋战国时期敬老养老礼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6页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第10-12页
    二、春秋战国时期敬老养老礼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研究成果回顾第12-14页
    三、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敬老养老礼形成的时代背景第16-24页
    一、由小农社会经济所决定第16-18页
    二、与家国同构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第18-20页
    三、与儒家忠孝观念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第20-24页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敬老养老的范畴第24-36页
    一、“老”的年龄界定第24-26页
    二、敬老养老与孝道的联系和差别第26-28页
        (一)敬老养老与孝道的联系第26-27页
        (二)敬老养老与孝道的差别第27-28页
    三、春秋战国时期家庭关系中的敬老养老第28-29页
    四、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敬老养老的优待政策及措施第29-32页
        (一)免除老人的徭役第30-31页
        (二)减免老弱群体的刑罚第31页
        (三)优待鳏、寡、独、废疾者第31-32页
    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中的敬老养老礼俗第32-36页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敬老养老礼仪第36-54页
    一、节制之礼第36-38页
    二、乡饮酒礼第38-42页
    三、养三老五更礼第42-45页
    四、日常请安献食礼第45-48页
    五、丧祭礼第48-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敬老养老礼的影响与反思第54-62页
    一、春秋战国时期敬老养老礼的影响第54-55页
        (一)促进了当时敬老养老社会风气的形成第54页
        (二)有利于巩固统治秩序第54-55页
    二、春秋战国时期敬老养老礼的局限性第55-59页
        (一)规定过于详细,礼仪程序繁琐第55-56页
        (二)过分强调对长辈的顺从,忽视了子女的人格权利第56-57页
        (三)重政治标榜性,轻切实可行性第57-59页
    三、反思第59-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孔子和老子的圣人观比较
下一篇:长沙市青少年国标舞培训机构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