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23页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三、公共产品管理及政府责任的基本理论 | 第11-15页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第11页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1-12页 |
(三)公共项目投融资理论 | 第12-13页 |
(四)政府责任理论 | 第13-15页 |
四、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的总体评价 | 第19页 |
五、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9-2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页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一章 哈尔滨市地铁建设中政府职能的主要内容 | 第23-35页 |
一、哈尔滨地铁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二、政府在哈尔滨地铁建设过程中的战略规划职能 | 第24-29页 |
(一)政府在哈尔滨地铁建设过程中的战略管理职能 | 第24-25页 |
(二)政府在哈尔滨地铁建设中的规划管理职能 | 第25-29页 |
三、政府在哈尔滨地铁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管理职能 | 第29-32页 |
(一)我国地铁建设主要的投融资模式 | 第29-31页 |
(二)哈尔滨地铁建设中主要的投融资模式 | 第31-32页 |
四、政府在哈尔滨地铁发展过程中的运营管理职能 | 第32-34页 |
(一)成功的地铁建设运营经验 | 第32-33页 |
(二)哈尔滨地铁的经营模式及政府监管模式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哈尔滨市地铁建设中政府职能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35-45页 |
第一节 哈尔滨市地铁建设中政府职能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35-41页 |
一、线路规划管理中交通模式一体化较弱 | 第35-36页 |
二、规划管理中地铁的市场属性得不到充分体现 | 第36-38页 |
三、融资金额较小,项目启动资金不足 | 第38-39页 |
四、政府投入不足,营商环境差,难以吸引民间资本 | 第39页 |
五、政府组织协调能力差,职能部门权责不一 | 第39-40页 |
六、监管法规和制度不完善,缺乏约束机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哈尔滨市地铁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实施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41-43页 |
一、政府缺乏现实和深度的战略思考 | 第41-42页 |
二、政府线网规划管理和制度不完善 | 第42页 |
三、地方融资环境差,政府给予支持弱 | 第42-43页 |
四、政府监管模式转变的过渡期,相关政府部门职能不明确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解决哈尔滨市地铁建设中政府职能实施问题的对策 | 第45-54页 |
第一节 解决哈尔滨市地铁建设中政府规划管理问题的对策 | 第45-47页 |
一、稳步推进,逐步形成交通模式一体化 | 第45-46页 |
二、坚持市场导向,促进综合社会效益最大化 | 第46页 |
三、完善地铁规划政策,提升政府规划管理中的协调能力 | 第46-47页 |
第二节 解决哈尔滨市地铁建设中的政府融资管理问题的对策 | 第47-49页 |
一、设立专项基金,优化融资结构 | 第47-48页 |
二、创新城市地铁的盈利模式 | 第48页 |
三、完善哈尔滨市地铁融资机制 | 第48-49页 |
第三节 解决哈尔滨市地铁建设中运营管理问题的对策 | 第49-50页 |
一、明确政府角色 | 第49页 |
二、股权多元化,降低集中度风险 | 第49-50页 |
三、政府释放票价管理权,完善地铁票价系统 | 第50页 |
第四节 解决哈尔滨市地铁建设中政府监管问题的对策 | 第50-53页 |
一、政府监管应遵循的原则 | 第50-51页 |
二、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及建设标准 | 第51-52页 |
三、完善地铁参建单位的诚信机制,强化政府招标管理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