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蓝萼香茶菜和野马追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章 急性肺损伤发病的分子机制第15-23页
    1. 肺水肿的形成第15-16页
    2. 炎症反应与细胞因子第16-22页
    3. 总结与展望第22-23页
第二章 蓝萼香茶菜及野马追的体外抗补体活性的研究第23-32页
    第一节 材料第23-26页
        1.1 仪器第23页
        1.2 试剂第23-24页
        1.3 动物第24页
        1.4 供试品第24-26页
    第二节 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CH_(50))测定第26-28页
        2.1 溶液配制第26页
        2.2 补体制备及效价测定第26-27页
        2.3 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测定第27-28页
        2.4 数据处理第28页
    第三节 补体旁路途径的溶血活性(AP_(50))测定第28-30页
        3.1 溶液配制第28-29页
        3.2 补体制备及效价测定第29页
        3.3 旁路途径抗补体活性测定第29-30页
        3.4 数据处理第30页
    第四节 结果第30-31页
        4.1 补体经典途径的抗补体活性第30-31页
        4.2 旁路途径的抗补体活性第31页
    第五节 讨论第31-32页
第三章 蓝萼香茶菜及野马追的化学成分分析第32-54页
    第一节 材料第32-33页
        1.1 仪器第32页
        1.2 试剂第32页
        1.3 供试品与对照品第32-33页
    第二节 蓝萼香茶菜醇提物和树脂洗脱部位以及野马追醇提物的UHPLC-Q-TOF/MS分析第33-42页
        2.1 方法第33-34页
        2.2 结果第34-42页
    第三节 蓝萼香茶菜树脂洗脱部位的成分分析第42-45页
        3.1 方法第42-43页
        3.2 方法学考察第43页
        3.3 定性定量分析第43-44页
        3.4 结果第44-45页
    第四节 野马追倍半萜和黄酮部位的成分分析第45-51页
        4.1 方法第45-47页
        4.2 方法学考察第47-48页
        4.3 定性定量分析第48-50页
        4.4 结果第50-51页
    第五节 野马追水层中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第51-53页
        5.1 野马追水层中多糖的含量测定第51-52页
        5.2 野马追水层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第52-53页
        5.3 野马追水层中总糖和蛋白质的含量第53页
    第六节 讨论第53-54页
第四章 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研究第54-60页
    第一节 材料第54-55页
        1.1 仪器第54页
        1.2 试剂第54-55页
        1.3 动物第55页
    第二节 方法第55-57页
        2.1 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第55页
        2.2 肺泡灌洗液的制备第55-56页
        2.3 肺湿/干重量比(Lung W/D ratio)的测定第56页
        2.4 一氧化氮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56页
        2.5 血清中补体C3和补体片段C3c含量的测定第56页
        2.6 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含量水平的测定第56页
        2.7 肺组织MPO和SOD活性的测定第56页
        2.8 肺部组织切片病理和免疫组化观察第56-57页
        2.9 数据处理第57页
    第三节 结果第57-58页
    第四节 讨论第58-60页
第五章 蓝萼香茶菜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60-72页
    第一节 蓝萼香茶菜醇提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60-65页
        1.1 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第60-61页
        1.2 结果第61-65页
    第二节 蓝萼香茶菜树脂洗脱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65-70页
        2.1 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第65页
        2.2 结果第65-70页
    第三节 讨论第70-72页
第六章 野马追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72-101页
    第一节 野马追醇提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72-78页
        1.1 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第72-73页
        1.2 结果第73-78页
    第二节 野马追各萃取层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78-85页
        2.1 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第78-79页
        2.2 各萃取层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79-80页
        2.3 野马追水层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80-85页
    第三节 野马追二萜、倍半萜和黄酮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85-99页
        3.1 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第85-86页
        3.2 野马追二萜、倍半萜和黄酮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第86-87页
        3.3 野马追倍半萜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87-93页
        3.4 野马追黄酮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第93-99页
    第八节 讨论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0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0-111页
缩略语说明(ABBREVIATIONS)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氢青蒿素的体外稳定性及其时间依赖性药动学研究
下一篇:卫生人力政策同类综述及方法学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