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混凝土徐变效应随机分析 | 第12-14页 |
1.3 随机场理论与谱分解 | 第14-16页 |
1.4 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退化梁单元理论和CSBNLA软件介绍 | 第18-24页 |
2.1 空间退化梁单元有限元方程 | 第18-21页 |
2.1.1 单元坐标插值和位移插值 | 第18-20页 |
2.1.2 单元应变和应力 | 第20-21页 |
2.1.3 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内力计算 | 第21页 |
2.2 材料应力应变关系 | 第21-22页 |
2.3 CSBNLA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22-23页 |
2.4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钢管混凝土徐变效应随机分析 | 第24-45页 |
3.1 混凝土徐变分析理论 | 第24-28页 |
3.1.1 简介 | 第24页 |
3.1.2 混凝土的徐变机理与基本假定 | 第24-25页 |
3.1.4 混凝土考虑徐变影响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25-26页 |
3.1.5 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 | 第26-28页 |
3.2 徐变预测模型 | 第28-39页 |
3.2.1 CEB-FIP 78(MC78)模型 | 第29-31页 |
3.2.2 CEB-FIP 90(MC90)模型 | 第31-33页 |
3.2.3 ACI209模型 | 第33-34页 |
3.2.4 GL2000模型 | 第34-36页 |
3.2.5 B3模型 | 第36-38页 |
3.2.6 朱氏公式 | 第38-39页 |
3.3 混凝土徐变随机模型 | 第39-41页 |
3.3.1 混凝土徐变模型的随机性 | 第39-40页 |
3.3.2 混凝土28天平均抗压强度的随机性 | 第40页 |
3.3.3 恒载的随机性 | 第40-41页 |
3.4 混凝土徐变效应随机分析方法 | 第41-44页 |
3.4.1 引言 | 第41页 |
3.4.2 直接蒙特卡洛法 | 第41-42页 |
3.4.3 响应面法 | 第42-43页 |
3.4.4 基于响应面的Monte Carlo法 | 第43-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未考虑空间变异性的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徐变效应随机分析 | 第45-56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合江长江一桥概况 | 第45-47页 |
4.3 模型参数取值 | 第47-48页 |
4.4 位移随机分析结果 | 第48-52页 |
4.5 应力随机分析结果 | 第52-55页 |
4.6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徐变效应随机分析 | 第56-88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随机场的相关函数 | 第56-57页 |
5.3 随机场的正交展开 | 第57-66页 |
5.3.1 Karhunen-Loeve级数展开法 | 第57-59页 |
5.3.2 基于标准正交基的随机场展开法 | 第59-61页 |
5.3.3 离散型KL分解法 | 第61-66页 |
5.4 位移随机分析结果 | 第66-74页 |
5.4.1 相关长度8L的分析结果 | 第66-70页 |
5.4.2 相关长度4L的分析结果 | 第70-74页 |
5.5 应力随机分析结果 | 第74-82页 |
5.5.1 相关长度8L的分析结果 | 第74-77页 |
5.5.2 相关长度4L的分析结果 | 第77-82页 |
5.6 随机变量敏感性分析 | 第82-86页 |
5.6.1 位移敏感性分析 | 第82-84页 |
5.6.2 应力敏感性分析 | 第84-86页 |
5.7 小结 | 第86-8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