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背景介绍 | 第9-23页 |
1.1 IL-2及其受体系统综述 | 第9-14页 |
1.1.1 IL-2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1.2 IL-2系统的生理活性及临床应用 | 第11-13页 |
1.1.3 IL-2突变体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 Orexin及其受体系统综述 | 第14-19页 |
1.2.1 Orexin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 第14-17页 |
1.2.2 睡眠-觉醒系统简介 | 第17-19页 |
1.3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 | 第19-23页 |
1.3.1 同源模建 | 第19-20页 |
1.3.2 分子对接 | 第20-21页 |
1.3.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1-22页 |
1.3.4 药效团模型评价 | 第22-23页 |
第2章 IL-2及其受体系统的分子动力学机制研究 | 第23-43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2.1.1 实验流程图 | 第23-24页 |
2.1.2 体系模型的构建 | 第24页 |
2.1.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4-26页 |
2.1.4 小分子数据库的构建及虚拟筛选 | 第26-27页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41页 |
2.2.1 IL-2/D10及其受体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 | 第27-34页 |
2.2.2 小分子与IL-2R体系的分子机制研究 | 第34-4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3章 Orexin及其受体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 | 第43-71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3-48页 |
3.1.1 实验流程图 | 第43-44页 |
3.1.2 同源模建 | 第44-45页 |
3.1.3 蛋白-蛋白对接 | 第45页 |
3.1.4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5-47页 |
3.1.5 分子对接 | 第47-48页 |
3.1.6 药效团模型 | 第48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68页 |
3.2.1 OX1R三维立体结构的预测 | 第48-49页 |
3.2.2 Orexin肽及其受体复合物模型的构建 | 第49-55页 |
3.2.3 Orexin受体双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的构建 | 第55-6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4.1 IL-2及其受体系统的结论和展望 | 第71页 |
4.2 Orexin及其受体系统的结论和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5页 |
附录 | 第85-9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