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3页 |
·金精矿提金三相循环流化床控制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流化床化工反应过程控制方法综述 | 第14-18页 |
·模糊控制 | 第14-15页 |
·串级控制 | 第15页 |
·预测控制 | 第15-16页 |
·模糊预测控制 | 第16-17页 |
·神经网络控制 | 第17-18页 |
·MPC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流化床控制系统的机理分析 | 第23-34页 |
·流化床工艺流程介绍 | 第23-26页 |
·工艺流程简介 | 第23-26页 |
·三相循环流化床流态的机理分析 | 第26-30页 |
·外循环特性分析 | 第26-27页 |
·监控参数对氧化率(反应率)的影响 | 第27页 |
·三相循环流化床流体机理模型 | 第27-30页 |
·控制目标值确定和设计任务 | 第30-32页 |
·床压目标值确定 | 第30-31页 |
·控制系统设计任务 | 第31-32页 |
·模型假设条件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流化床床层压力系统对象模型的建立 | 第34-47页 |
·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 | 第34-38页 |
·机理建模 | 第35页 |
·系统辨识 | 第35-37页 |
·混合建模 | 第37-38页 |
·流化床压力模型辨识 | 第38-44页 |
·阶跃响应法 | 第38页 |
·将最小二乘法融入到阶跃响应的辨识原理 | 第38-41页 |
·气-压模型的建立 | 第41-44页 |
·模型验证和分析 | 第44-45页 |
·不同进料量情况下的床层压力模型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三相循环流化床床压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7-76页 |
·流化床床压控制系统设计 | 第47-48页 |
·三相循环流化床床压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48-49页 |
·三相循环流化床的最优PID控制及仿真 | 第49-54页 |
·单纯形法原理 | 第49-50页 |
·性能指标的选择 | 第50-51页 |
·控制系统的参数寻优 | 第51-54页 |
·三相循环流化床的最优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54-58页 |
·三相循环流化床的预测控制器设计 | 第58-65页 |
·DMC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 第59-64页 |
·仿真结果 | 第64-65页 |
·三相循环流化床的多模型模糊预测控制器设计 | 第65-72页 |
·多模型模糊预测控制原理 | 第65-71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71页 |
·仿真结果 | 第71-72页 |
·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分析 | 第72-73页 |
·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 第73-74页 |
·各控制算法仿真结果比较分析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基于紫金桥组态软件的金精矿提金三相循环流化床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76-87页 |
·系统硬件构成介绍 | 第76-78页 |
·实时监控机(过程处理单元、控制站) | 第76-77页 |
·I/O卡件 | 第77-78页 |
·系统软件组成 | 第78-79页 |
·紫金桥组态软件的介绍 | 第79-80页 |
·组态实现过程 | 第80-84页 |
·紫金桥编制实验界面 | 第80-82页 |
·动画连接 | 第82-83页 |
·编写控制流程 | 第83页 |
·设备驱动 | 第83-84页 |
·基于紫金桥和MATLAB的DDE连接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六章 控制系统在金精矿提金反应炉运行中的应用 | 第87-91页 |
·实验装置介绍 | 第87-88页 |
·加控制器调节前后对比实验结果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总结 | 第91-92页 |
·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