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静态安全性分析方法 | 第11-14页 |
1.2.1 系统安全性计算方法 | 第11-13页 |
1.2.2 安全性控制方法 | 第13-14页 |
1.3 自动重合闸 | 第14-19页 |
1.3.1 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意义 | 第14-17页 |
1.3.2 自动重合闸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紧急控制 | 第19-21页 |
1.4.1 紧急控制及其作用 | 第19-20页 |
1.4.2 紧急控制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 | 第23-34页 |
2.1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 | 第23-26页 |
2.2 动态安全域的计算 | 第26-32页 |
2.2.1 动态安全域拟合法 | 第26-30页 |
2.2.2 安全域解析法 | 第30-32页 |
2.3 实用动态安全域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动态安全域的最优时间重合闸整定方式 | 第34-53页 |
3.1 重合闸及本章概述 | 第34-35页 |
3.2 永久性故障下系统稳定性随重合闸时间的非单调性变化现象及机理 | 第35-39页 |
3.2.1 系统参数 | 第35页 |
3.2.2 永久性故障下重合闸时间对系统稳定的非单调影响 | 第35-36页 |
3.2.3 波形叠加 | 第36-37页 |
3.2.4 原理 | 第37-38页 |
3.2.5 稳定性随重合闸时间的连续变化情况 | 第38-39页 |
3.3 基于DSR的失稳度定量研究系统稳定性随重合闸时间的连续变化情况 | 第39-41页 |
3.3.1 动态安全域 (DSR) | 第39-40页 |
3.3.2 基于DSR的失稳度定义 | 第40-41页 |
3.4 算例 | 第41-44页 |
3.4.1 暂时性故障下重合闸时间的影响 | 第41-42页 |
3.4.2 永久性故障下重合闸时间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3 基于DSR的失稳度波动分析 | 第44页 |
3.5 实用性讨论 | 第44-48页 |
3.5.1 故障电阻不同时的讨论 | 第45-46页 |
3.5.2 故障发生位置不同时的讨论 | 第46-48页 |
3.6 普遍性讨论及误差分析 | 第48-51页 |
3.6.1 普遍性讨论 | 第48-51页 |
3.6.2 误差分析 | 第51页 |
3.7 现象分析及应用前景展望 | 第51-5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多摆失稳故障下考虑控制时间的紧急控制优化策略 | 第53-63页 |
4.1 紧急控制时间对系统稳定性影响 | 第53-55页 |
4.1.1 切机时间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4.1.2 切负荷时间对系统稳定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 基于动态安全域紧急控制量化分析 | 第55-57页 |
4.2.1 紧急控制迁移距离及灵敏度指标 | 第55-57页 |
4.3 最优时间紧急控制策略计算 | 第57-58页 |
4.3.1 算法数学模型 | 第57页 |
4.3.2 最优时间控制策略模型 | 第57-58页 |
4.4 分项验证算例 | 第58-61页 |
4.4.1 切机时间对系统失稳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2 切负荷时间对系统失稳度影响 | 第59-61页 |
4.5 算例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紧急控制及重合闸的综合优化 | 第63-78页 |
5.1 控制方式综合优化的依据 | 第63-64页 |
5.2 分类策略的综合优化 | 第64-65页 |
5.3 基于DSR的紧急控制与最优重合闸匹配 | 第65-68页 |
5.3.1 匹配方法 | 第65-67页 |
5.3.2 方法特点 | 第67-68页 |
5.4 算例 | 第68-73页 |
5.4.1 基于动态安全域方法的综合优化算例 | 第68-73页 |
5.4.2 误差及分析 | 第73页 |
5.5 10 机39节点算例 | 第73-75页 |
5.6 非对称故障算例及分析 | 第75-76页 |
5.7 误差及分析 | 第76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