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动机高压软起动器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软起动简介 | 第8-12页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电机软起动原理及仿真分析 | 第14-28页 |
2.1 异步电机起动模型 | 第14-17页 |
2.1.1 异步电机等效电路模型 | 第14-15页 |
2.1.2 异步电机传统起动方式 | 第15-17页 |
2.2 晶闸管软起动控制原理 | 第17-20页 |
2.2.1 晶闸管软起动的控制方法 | 第17-18页 |
2.2.2 触发角与电路工作状态 | 第18-19页 |
2.2.3 晶闸管软起动触发方案 | 第19-20页 |
2.3 SIMULINK仿真研究 | 第20-28页 |
第三章 异步电机软起动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8-47页 |
3.1 软起动系统总体设计 | 第28-29页 |
3.2 晶闸管的选型 | 第29-34页 |
3.2.1 晶闸管的参数选定 | 第29-30页 |
3.2.2 晶闸管串联技术的均压问题研究 | 第30-32页 |
3.2.3 晶闸管的触发系统 | 第32-33页 |
3.2.4 晶闸管阀组的冷却系统 | 第33-34页 |
3.3 软起动控制电路 | 第34-47页 |
3.3.1 dsp芯片的选取 | 第34-36页 |
3.3.2 DSP外围电路设计 | 第36-40页 |
3.3.2.1 DSP电源电路设计 | 第36-37页 |
3.3.2.2 时钟电路和JTAG接口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3.3.2.3 复位电路设计 | 第38-39页 |
3.3.2.4 DSP外扩存储器 | 第39-40页 |
3.3.3 电源模块设计 | 第40-41页 |
3.3.4 信号检测电路 | 第41-43页 |
3.3.5 触发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3.3.6 输入/输出开关量电路 | 第44-45页 |
3.3.7 过流保护电路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软起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7-60页 |
4.1 系统主程序流程 | 第47-53页 |
4.1.1 软件的开发环境 | 第47页 |
4.1.2 主控制系统程序的设计 | 第47-53页 |
4.1.2.1 系统初始化程序 | 第48-50页 |
4.1.2.2 故障诊断程序 | 第50-51页 |
4.1.2.3 捕获子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4.1.2.4 触发子程序设计 | 第52页 |
4.1.2.5 中断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4.2 闭环控制子程序 | 第53-58页 |
4.2.1 PID控制算法理论 | 第53-56页 |
4.2.2 限流起动方式程序设计 | 第56页 |
4.2.3 电压斜坡起动程序设计 | 第56-58页 |
4.3 软起动保护系统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抗干扰措施 | 第60-65页 |
5.1 试验结果 | 第60-63页 |
5.1.1 触摸屏显示 | 第60-61页 |
5.1.2 斜坡电压起动实验波形 | 第61-62页 |
5.1.3 限流起动实验波形 | 第62页 |
5.1.4 实验实物图 | 第62-63页 |
5.2 抗干扰措施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