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与评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3.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公立医院药品内部控制 | 第22页 |
2.1.2 内部控制评价 | 第22页 |
2.1.3 公立医院药品内部控制评价 | 第22-2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1 控制论 | 第23页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公共受托管理责任 | 第24-25页 |
3 公立医院药品内部控制评价必要性及分析 | 第25-29页 |
3.1 公立医院药品内控及评价必要性 | 第25-26页 |
3.1.1 公立医院药品内控必要性 | 第25页 |
3.1.2 公立医院药品内控评价必要性 | 第25-26页 |
3.2 公立医院药品内控评价主体与客体 | 第26-27页 |
3.2.1 评价主体 | 第26页 |
3.2.2 评价客体 | 第26-27页 |
3.3 公立医院药品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与方法 | 第27-29页 |
3.3.1 评价目标 | 第27页 |
3.3.2 评价标准 | 第27-28页 |
3.3.3 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4 公立医院药品内部控制评价设计 | 第29-42页 |
4.1 公立医院药品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选取原则与标准 | 第29-30页 |
4.1.1 公立医药品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9页 |
4.1.2 公立医院药品内部控制评价指标选取标准 | 第29-30页 |
4.2 对财政部《评分表》的思考 | 第30-31页 |
4.2.1 《评分表》中部分评价指标过于笼统模糊 | 第31页 |
4.2.2 《评分表》部分评价要点评分有些简单 | 第31页 |
4.2.3 《评分表》部分控制关键点缺乏针对性 | 第31页 |
4.3 基于《评分表》的公立医院药品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设计 | 第31-36页 |
4.3.1 公立医院药品内部控制三级评价指标设计 | 第31-36页 |
4.3.2 公立医院药品内控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 | 第36页 |
4.4 基于《评分表》的公立医院药品内控评分方式设计 | 第36-41页 |
4.4.1 公立医院药品内控评分设计思路 | 第36-37页 |
4.4.2 公立医院药品内控评分具体设计 | 第37-41页 |
4.5 基于《评分表》的公立医院药品内控评分标准设计 | 第41-42页 |
5 药品内部控制评价在B公立医院的应用 | 第42-60页 |
5.1 B公立医院简介 | 第42-43页 |
5.2 B公立医院药品内控流程及各自权责 | 第43-46页 |
5.2.1 B公立医院药品内控流程 | 第43-45页 |
5.2.2 B公立医院药品内控主要部门具体权责 | 第45-46页 |
5.3 基于新《评分表》对B公立医院药品内控诊断 | 第46-51页 |
5.3.1 药品内控单位层面的情况分析 | 第50页 |
5.3.2 药品内控业务层面的情况分析 | 第50-51页 |
5.4 B公立医院药品内控缺陷 | 第51-54页 |
5.4.1 管理层对内控及药品内控不够重视 | 第51-52页 |
5.4.2 B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内控缺陷 | 第52-53页 |
5.4.3 药品合同管理缺陷 | 第53页 |
5.4.4 B公立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缺陷 | 第53-54页 |
5.5 B公立医院药品内控的优化 | 第54-60页 |
5.5.1 努力提高管理层对内控及药品内控的重视 | 第54-55页 |
5.5.2 B公立医院药品采购内控的优化 | 第55-57页 |
5.5.3 药品合同管理优化意见 | 第57-58页 |
5.5.4 B公立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内控优化建议 | 第58-60页 |
6 本文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 第60-62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60页 |
6.2 相关政策性建议 | 第60-61页 |
6.2.1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第60页 |
6.2.2 对公立医院的建议 | 第60-61页 |
6.3 本文不足及未来展望 | 第61-62页 |
6.3.1 本文不足 | 第61页 |
6.3.2 未来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