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陇东华庆地区长6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页
    1.2 研究现状第8-10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0-1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0-11页
    1.4 创新点第11-12页
第二章 储层地质概况第12-21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2-13页
    2.2 区域地质背景第13-14页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第14-17页
    2.4 研究区沉积特征第17-21页
        2.4.1 沉积微相特征第17-19页
        2.4.2 砂体展布特征第19-21页
第三章 岩石学及物性非均质性第21-29页
    3.1 岩石组分非均质性第21-22页
        3.1.1 储层岩石碎屑组分特征第21页
        3.1.2 储层岩石填隙物特征第21-22页
    3.2 岩石结构非均质性第22-24页
        3.2.1 粒度特征第22页
        3.2.2 磨圆度特征第22-23页
        3.2.3 分选性特征第23页
        3.2.4 胶结类型第23-24页
    3.3 成岩作用非均质性第24-27页
        3.3.1 成岩作用及类型第24-25页
        3.3.2 自生矿物特征第25-27页
    3.4 物性非均质性第27-29页
        3.4.1 长6_3~1储层第27页
        3.4.2 长6_3~2储层第27页
        3.4.3 长6_3~3储层第27-29页
第四章 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第29-57页
    4.1 孔喉非均质性第29-34页
        4.1.1 孔隙类型及特征第31-33页
        4.1.2 喉道类型及特征第33-34页
    4.2 基于高压压汞实验的孔喉结构非均质性研究第34-51页
        4.2.1 孔喉结构特征参数与物性的相关性第35-43页
        4.2.2 孔喉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第43-48页
        4.2.3 毛管压力曲线及孔喉微观结构特征第48-50页
        4.2.4 小结第50-51页
    4.3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实验的孔喉微观非均质性研究第51-55页
        4.3.1 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第51页
        4.3.2 样品信息第51-52页
        4.3.3 样品表面粗糙度测定第52-54页
        4.3.4 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第54-55页
        4.3.5 小结第55页
    4.4 长6_3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评价体系第55-57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第57-58页
致谢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凝灰岩储层耐高温转向酸液体系的研究及性能评价
下一篇:基于经验模态分析的次声波泄漏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