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7-18页 |
五、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18-19页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页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金融去杠杆背景概述 | 第19-24页 |
一、金融去杠杆的提出 | 第19页 |
二、金融去杠杆的措施 | 第19-21页 |
三、金融去杠杆的意义 | 第21页 |
四、金融去杠杆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 第21-24页 |
(一) 发挥信号传递作用,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 | 第21-22页 |
(二) 资金成本短期升高,企业融资问题依然严峻 | 第22页 |
(三) 带动企业去杠杆,改善企业资本结构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亳州市中药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36页 |
一、毫州市中药企业的融资现状 | 第25-30页 |
(一) 融资环境 | 第25-27页 |
(二) 融资特点 | 第27-30页 |
(三) 融资结构 | 第30页 |
二、毫州市中药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一) 小型企业以内源融资为主,债务构成复杂 | 第30-31页 |
(二) 企业资质不足,银行贷款额度受限 | 第31页 |
(三) 资产负债率高,经营风险大 | 第31-33页 |
(四) 融资渠道窄,资金成本高 | 第33-34页 |
(五) 资金缺口较大,企业发展受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构建亳州市中药企业多元化融资结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36-43页 |
一、构建多元化融资结构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一) 顺应金融去杠杆趋势,响应政策导向 | 第36页 |
(二) 单一化融资风险集聚,既有模式有待突破 | 第36-37页 |
(三) 企业融资管理混乱,急需整合现有资源 | 第37页 |
二、构建多元化融资结构的可行性 | 第37-43页 |
(一) 应收账款数额大、账期长,存在可利用空间 | 第37-38页 |
(二) 固定资产占比较高,具备融资条件 | 第38-39页 |
(三) 股权结构集中,操作灵活性强 | 第39-40页 |
(四) 政府支持中药产业发展,居民认可度高 | 第40-41页 |
(五) 社会资金充足,民间投资情绪高涨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构建亳州市中药企业多元化融资结构的基本措施 | 第43-49页 |
一、企业自身层面 | 第43-45页 |
(一) 引入设备融资租赁,减少企业资金占用 | 第43-44页 |
(二) 寻求股权融资,降低企业负债率 | 第44页 |
(三) 积极参与行业合作,实现企业互助发展 | 第44-45页 |
二、金融机构层面 | 第45-47页 |
(一) 构建资产池,实现应收账款证券化 | 第45-46页 |
(二) 提供信贷便利,降低小型企业贷款难度 | 第46-47页 |
三、政府层面 | 第47-49页 |
(一) 搭建企业信息披露平台,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 | 第47-48页 |
(二) 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流入企业 | 第48-49页 |
总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