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1 油菜杂种优势的利用 | 第12-15页 |
1.1.1 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 第12-15页 |
1.1.2 杂种优势的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2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相关研究 | 第15-19页 |
1.2.1 光温敏雄性不育概述与选育 | 第15-16页 |
1.2.2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 第16-18页 |
1.2.3 雄性不育的相关基因研究 | 第18-19页 |
1.3 油菜转录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3.1 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 | 第20页 |
1.3.2 油菜转录组分析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SP2S细胞学特征观察 | 第22-29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7页 |
2.2.1 SP2S小孢子和花粉发育异常 | 第22-25页 |
2.2.2 绒毡层异常与TGMS有关 | 第25-27页 |
2.3 讨论 | 第27-29页 |
2.3.1 减数分裂不同步导致四分体小孢子异常 | 第27页 |
2.3.2 绒毡层异常对雄配子发育的影响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油菜温敏雄性核不育系SP2S从头拼接转录组测序 | 第29-41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3.2.1 RNA-Seq和从头转录组装 | 第30-31页 |
3.2.2 鉴定cDNA衍生的SSRs | 第31-32页 |
3.2.3 转录组中SNP的分析 | 第32-33页 |
3.2.4 拼接的转录本的功能注释 | 第33-34页 |
3.2.5 差异表达的转录本分析和KEGG途径 | 第34-38页 |
3.3 讨论 | 第38-41页 |
3.3.1 转录组从头拼接测序为数据库提供新的补充 | 第38-39页 |
3.3.2 转录组调节异常与细胞学表型异常相符 | 第39-41页 |
第四章 SP2S花蕾转录组差异比较及基因表达量分析及相关基因克隆 | 第41-60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41-45页 |
4.1.1 数字基因表达谱测序 | 第41-42页 |
4.1.2 雄性不育基因POLLENLESS3-LIKE2和COI1的克隆测序 | 第42页 |
4.1.3 qRT-PCR基因表达分析 | 第42-4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5页 |
4.2.1 数字基因表达谱简介 | 第45页 |
4.2.2 差异表达转录本(DETs)分析 | 第45-54页 |
4.2.3 绒毡层偏好基因和特异性表达分析 | 第54-55页 |
4.3 讨论 | 第55-60页 |
4.3.1 后期四分体壁退化导致花粉外壁融合 | 第55-57页 |
4.3.2 SP2S中关于花粉败育的其它基因 | 第57-58页 |
4.3.3 TGMS工作模式影响绒毡层分化和发育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
缩略词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