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香蒲活性炭的制备、原位改性及对抗生素和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研究

摘要第12-15页
Abstract第15-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36页
    1.1 抗生素污染处理概述第21-24页
        1.1.1 抗生素污染的来源及危害第21-23页
        1.1.2 含抗生素水体的治理技术第23-24页
    1.2 重金属镍废水处理概述第24-26页
        1.2.1 含镍废水的来源及危害第25-26页
        1.2.2 含镍废水污染的治理技术第26页
    1.3 活性炭简介第26-30页
        1.3.1 活性炭的制备第27-28页
        1.3.2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第28页
        1.3.3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第28-29页
        1.3.4 活性炭的改性第29-30页
    1.4 香蒲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制备活性炭潜力第30-32页
    1.5 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第32-36页
        1.5.1 研究目的第32页
        1.5.2 研究内容第32-34页
        1.5.3 创新点第34-35页
        1.5.4 技术路线图第35-3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6-42页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36页
    2.2 香蒲活性炭的制备第36-37页
    2.3 活性炭理化性能表征第37-38页
        2.3.1 活性炭得率第37页
        2.3.2 活性炭的表面孔隙结构分析第37页
        2.3.3 Boehm滴定法第37页
        2.3.4 活性炭等电点测定第37-38页
        2.3.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38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定第38页
    2.4 吸附实验第38-40页
        2.4.1 模拟废水的配置与测定第38-39页
        2.4.2 吸附平衡实验第39页
        2.4.3 吸附动力学实验第39页
        2.4.4 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第39-40页
        2.4.5 竞争吸附实验第40页
    2.5 解吸实验第40-42页
第三章 香蒲活性炭的制备工艺优化第42-57页
    3.1 香蒲活性炭的制备第42-43页
        3.1.1 不同浸渍时间制备香蒲活性炭第42页
        3.1.2 不同浸渍比制备香蒲活性炭第42-43页
        3.1.3 不同活化温度制备香蒲活性炭第43页
    3.2 香蒲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参数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第43-48页
        3.2.1 浸渍时间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第43-45页
        3.2.2 浸渍比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第45-47页
        3.2.3 活化温度对孔隙结构的影响第47-48页
    3.3 香蒲活性炭的理化性能分析第48-53页
        3.3.1 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分析第48-50页
        3.3.2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分析第50-53页
    3.4 各种吸附剂对抗生素和重金属的最大吸附量比较第53-56页
    3.5 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香蒲活性炭对氯霉素吸附机理研究第57-71页
    4.1 吸附氯霉素前后香蒲活性炭物理性质的比较第58-59页
    4.2 香蒲活性炭对氯霉素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第59-62页
    4.3 吸附等温线及离子强度影响研究第62-64页
    4.4 初始pH值对活性炭吸附氯霉素的影响第64-66页
    4.5 氯霉素解吸实验第66页
    4.6 活性炭对氯霉素的吸附机理研究第66-70页
    4.7 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Na_2EDTA原位改性法提升香蒲活性炭对Ni(Ⅱ)吸附性能第71-86页
    5.1 Na_2EDTA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72页
    5.2 Na_2EDTA添加量的优化第72-74页
    5.3 活性炭的理化性能分析第74-76页
        5.3.1 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分析第74-75页
        5.3.2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分析第75-76页
    5.4 活性炭对Ni(Ⅱ)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第76-78页
    5.5 初始pH值对活性炭吸附Ni(Ⅱ)的影响第78-80页
    5.6 离子强度对活性炭吸附Ni(Ⅱ)的影响第80-81页
    5.7 Ni(Ⅱ)解吸实验第81-83页
    5.8 活性炭对Ni(Ⅱ)的吸附机理研究第83-85页
    5.9 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EDTAFeNa原位改性法提升香蒲活性炭对阿莫西林吸附性能第86-100页
    6.1 阿莫西林的性质及EDTAFeNa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87-88页
        6.1.1 阿莫西林的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第87页
        6.1.2 EDTAFeNa改性活性炭的制备第87-88页
    6.2 EDTAFeNa添加量的优化第88-90页
    6.3 活性炭的理化性能分析第90-93页
    6.4 活性炭对阿莫西林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第93-95页
    6.5 初始pH对活性炭吸附阿莫西林的影响第95-97页
    6.6 离子强度对活性炭吸附阿莫西林的影响第97-98页
    6.7 活性炭对阿莫西林的吸附机理研究第98页
    6.8 小结第98-10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0-104页
    7.1 结论第100-102页
    7.2 研究展望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第120-121页
附件第121-14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草沙水库富营养化生态动力学模式研发
下一篇:城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处理体系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机理与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