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问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3-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2 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概况 | 第18-30页 |
·经济适用住房发展及特征 | 第18-22页 |
·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经济适用住房的特征 | 第20-21页 |
·济适用住房的必要性 | 第21-22页 |
·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状况分析 | 第22-26页 |
·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开发投资状况分析 | 第23-24页 |
·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施工和竣工面积分析 | 第24-26页 |
·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状况分析 | 第26-28页 |
·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面积 | 第26-28页 |
·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价格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3 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分析 | 第30-41页 |
·恩格尔系数对收入群体的划分 | 第30-32页 |
·恩格尔理论 | 第30-31页 |
·收入阶层的划分 | 第31页 |
·西安市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析 | 第31-32页 |
·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标 | 第32-36页 |
·定义 | 第33页 |
·居民可支付能力的测算思路 | 第33-34页 |
·影响居民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因素 | 第34-36页 |
·居民可支付能力模型 | 第36页 |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3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6页 |
·实例分析 | 第36-39页 |
·低收入家庭支付能力分析 | 第38页 |
·中等偏下家庭支付能力分析 | 第38-39页 |
·中等收入家庭支付能力分析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4 经济适用住房保障群体动态性分析 | 第41-47页 |
·保障性群体动态性变化的标准 | 第41-42页 |
·实例分析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7页 |
5 经济适用住房与商品房并轨的趋势分析 | 第47-57页 |
·住房双轨制的出现 | 第47-48页 |
·住房双轨制产生的问题 | 第48-50页 |
·从经济理论角度分析 | 第48页 |
·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角度分析 | 第48-50页 |
·双轨制的"并轨"问题 | 第50-55页 |
·并轨的必然性 | 第50-51页 |
·并轨的条件 | 第51-54页 |
·并轨的趋势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