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一)讲解技能的重要地位 | 第10页 |
(二)职前教师讲解技能的现状 | 第10-11页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1页 |
二、研究的问题 | 第1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一)职前教师角度 | 第11页 |
(二)成熟教师角度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讲解技能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一)职前教师讲解技能的实证研究 | 第12-13页 |
(二)成熟教师讲解技能的实证研究 | 第13-14页 |
二、讲解技能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一)讲解技能的概念研究 | 第14-15页 |
(二)讲解技能的分类研究 | 第15-16页 |
(三)讲解技能的策略研究 | 第16-17页 |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讲解技能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一)技能 | 第17页 |
(二)教学技能 | 第17页 |
(三)讲解技能与数学讲解技能 | 第17-18页 |
二、两类教师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一)职前教师 | 第18-19页 |
(二)成熟教师 | 第19页 |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四、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20-21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21-27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二、测试卷 | 第22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2页 |
(二)测试卷的结构 | 第22页 |
(三)测试卷的内容 | 第22页 |
三、研究过程 | 第22-2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二)研究过程 | 第23-2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7-53页 |
一、测试卷1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一)基本人口统计学分布 | 第27-28页 |
(二)因素分析 | 第28-33页 |
二、测试卷2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一)基本人口统计学分布 | 第33-34页 |
(二)数据结果统计与分析研究 | 第34-40页 |
三、课堂观察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0-47页 |
(一)对职前教师的课堂观察 | 第40-43页 |
(二)对成熟教师的课堂观察 | 第43-45页 |
(三)职前教师与成熟教师的对比研究分析 | 第45-47页 |
四、个案访谈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7-53页 |
(一)访谈的对象 | 第47-48页 |
(二)对职前教师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 第48-50页 |
(三)对成熟教师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四)职前教师和成熟教师的研究结果对比分析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教学建议 | 第53-56页 |
一、对职前教师的建议 | 第53-55页 |
(一)继续重视讲解技能理论知识的学习 | 第53页 |
(二)重视教育实习对自身讲解技能的提高 | 第53-54页 |
(三)多向成熟教师请教,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 | 第54页 |
(四)积极参加全国性大型教学技能大赛 | 第54页 |
(五)重视数学中的解题能力 | 第54-55页 |
二、对成熟教师的建议 | 第55-56页 |
(一)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 第55页 |
(二)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