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论文--清后期(1840~1911年)论文

张裕钊与莲池书院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言第9-14页
    一、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第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2页
    三、论文思路及创新点第12-14页
第1章 张裕钊出掌莲池书院第14-21页
    1.1 光绪初年的莲池书院第14-16页
        1.1.1 莲池书院的历史情境第14-15页
        1.1.2 莲池书院的初步转变第15-16页
    1.2 莲池书院时期的张裕钊第16-21页
        1.2.1 家世与早期经历第16-18页
        1.2.2 就任莲池山长第18-19页
        1.2.3 莲池书院生涯的终结第19-21页
第2章 实学教育的确立第21-29页
    2.1 明体达用的教育目标第21-23页
    2.2 策论为主的教学形式第23-25页
    2.3 求新求变的救国理念第25-26页
    2.4 莲池文派的开创第26-29页
第3章 留学教育的实践第29-37页
    3.1 首招留学生的历史背景第29-30页
    3.2 留华学生第30-33页
        3.2.1 冈千仞:日籍学者第30-31页
        3.2.2 宫岛彦:留学生第31-33页
    3.3 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第33-35页
    3.4 留学教育的影响第35-37页
第4章 碑学教育与艺术的互动第37-45页
    4.1 “南宫碑体”书写成功的背景第37-38页
    4.2 鲜活的教学标本—《重修南宫县学记》第38-40页
    4.3 燕赵书法与张裕钊“南宫碑体”的良性互动第40-41页
    4.4 “南宫碑体”的历史地位及影响第41-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构研究
下一篇:楚国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