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简介 | 第10-16页 |
1.2.1 碳负极材料 | 第10-12页 |
1.2.2 锡基负极材料 | 第12-14页 |
1.2.3 硅基负极材料 | 第14-15页 |
1.2.4 合金负极材料 | 第15页 |
1.2.5 其它负极材料 | 第15-16页 |
1.3 插层化合物材料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1.3.1 插层化合物材料的储锂机制 | 第16页 |
1.3.2 插层化合物材料简介 | 第16-18页 |
1.3.3 Li_(1+x)V_(1-x)O_2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8-21页 |
1.4 立题依据、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第23-29页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23-24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23-24页 |
2.2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 | 第24-25页 |
2.2.1 X 射线衍射表征 | 第24-25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第25页 |
2.2.3 X 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第25页 |
2.3 测试电池的制备及相关电化学测试 | 第25-26页 |
2.3.1 粉末电极的制备 | 第25页 |
2.3.2 电池的装配 | 第25-26页 |
2.4 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6-29页 |
2.4.1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CV) | 第27页 |
2.4.2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EIS) | 第27-28页 |
2.4.3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28-29页 |
第3章 高温固相法制备 Li_(1+x)V_(1-x)O_2负极材料 | 第29-46页 |
3.1 高温固相法制备 Li_(1+x)V_(1-x)O_2保护气氛的选择 | 第29-32页 |
3.1.1 Li_(1+x)V_(1-x)O_2的制备流程 | 第29-30页 |
3.1.2 氩气保护 | 第30页 |
3.1.3 氩氢气保护 | 第30-31页 |
3.1.4 氢气保护 | 第31-32页 |
3.2 Li_(1+x)V_(1-x)O_2最优 x 值的确定 | 第32-36页 |
3.2.1 不同 x 值 Li_(1+x)V_(1-x)O_2的 XRD 表征 | 第33页 |
3.2.2 不同 x 值 Li_(1+x)V_(1-x)O_2的首次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3.2.3 不同 x 值 Li_(1+x)V_(1-x)O_2的倍率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3.2.4 不同 x 值 Li_(1+x)V_(1-x)O_2的循环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3.3 固相法制备 Li_(1.1)V_(0.9)O_2烧结温度的影响 | 第36-41页 |
3.3.1 不同烧结温度下 Li_(1.1)V_(0.9)O_2的 XRD 表征 | 第37页 |
3.3.2 不同烧结温度下 Li_(1.1)V_(0.9)O_2的首次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3.3.3 不同烧结温度下 Li_(1.1)V_(0.9)O_2的倍率性能测试 | 第38-40页 |
3.3.4 不同烧结温度下 Li_(1.1)V_(0.9)O_2的循环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3.4 Li_(1.1)V_(0.9)O_2电极材料的其它物理化学性质 | 第41-45页 |
3.4.1 Li_(1.1)V_(0.9)O_2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 | 第41页 |
3.4.2 Li_(1.1)V_(0.9)O_2的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第41-42页 |
3.4.3 Li_(1.1)V_(0.9)O_2的循环伏安(CV)测试 | 第42-43页 |
3.4.4 Li_(1.1)V_(0.9)O_2的交流阻抗(EIS)测试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Li_(1+x)V_(1-x)O_2负极材料碳包覆改性的研究 | 第46-54页 |
4.1 Li_(1+x)V_(1-x)O_2/C 电极体系的制备 | 第46页 |
4.2 Li_(1.1)V_(0.9)O_2/C 正极材料的碳包覆改性研究 | 第46-52页 |
4.2.1 不同包覆碳含量 Li_(1.1)V_(0.9)O_2/C 的 XRD 表征 | 第46-47页 |
4.2.2 不同包覆碳含量 Li_(1.1)V_(0.9)O_2/C 的 SEM 照片 | 第47页 |
4.2.3 不同包覆碳含量 Li_(1.1)V_(0.9)O_2/C 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7-51页 |
4.2.4 不同包覆碳含量 Li_(1.1)V_(0.9)O_2/C 的 EIS 分析 | 第51-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