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多肽配基定向化固定抗体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1 前言第10页
    1.2 抗体的常用固定方法第10-13页
        1.2.1 抗体抗原简介第10-11页
        1.2.2 抗体的非共价固定第11-12页
        1.2.3 抗体的共价偶联固定第12-13页
    1.3 抗体的定向固定化方法第13-16页
        1.3.1 抗体的定向固定化原理简介第13页
        1.3.2 Fc 受体蛋白在抗体定向固定化中的应用第13-14页
        1.3.3 寡糖链氧化在抗体定向固定化中的应用第14-15页
        1.3.4 ZZ 序列在抗体定向固化中的应用第15-16页
        1.3.5 抗体二硫键在抗体定向固化中的应用第16页
    1.4 与抗体 Fc 片段有高亲和作用的分子配基第16-18页
        1.4.1 具有高亲和作用的蛋白配基第17页
        1.4.2 小分子肽配基第17-18页
    1.5 免疫测定方法概述第18-21页
        1.5.1 免疫测定技术原理第18-20页
            1.5.1.1 均相免疫测定法第18-19页
            1.5.1.2 异相免疫测定法第19-20页
        1.5.2 免疫测定中常用的固相材料第20-21页
    1.6 单分散高分子微球第21-23页
        1.6.1 悬浮聚合法第21页
        1.6.2 无皂乳液聚合法第21-22页
        1.6.3 种子聚合法第22页
        1.6.4 分散聚合法第22页
        1.6.5 乳液聚合法第22-23页
    1.7 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抗体 IgG 在高分子微球表面的定向固定化第25-46页
    2.1 引言第25-2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7-35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7-28页
        2.2.2 分散聚合法制备高分子微球 pGMA第28-29页
        2.2.3 高分子微球 pGMA 的表面修饰第29-30页
            2.2.3.1 高分子微球 pGMA-OH 的制备第29页
            2.2.3.2 高分子微球 pGMA-ECH 的制备第29页
            2.2.3.3 高分子微球 pGMA-ECH-HC7 的制备第29页
            2.2.3.4 高分子微球 pGMA-NH2的制备第29-30页
        2.2.4 pGMA 微球的表征第30-31页
            2.2.4.1 粒度分析仪分析第30页
            2.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30页
            2.2.4.3 红外光谱分析第30页
            2.2.4.4 反相色谱分析第30-31页
            2.2.4.5 介质含水量测定第31页
        2.2.5 抗体 IgG 在高分子微球表面的吸附第31-32页
            2.2.5.1 IgG 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1页
            2.2.5.2 吸附时间考察第31页
            2.2.5.3 静态吸附实验第31-32页
        2.2.6 抗体的活性检测第32-35页
            2.2.6.1 抗体活性检测实验原理第32页
            2.2.6.2 HRP 标准曲线测定第32-33页
            2.2.6.3 抗体 anti-HRP 标准曲线测定第33-34页
            2.2.6.4 不同方法固定抗体后抗体的活性比较第34-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5页
        2.3.1 各种高分子微球的表征第35-41页
            2.3.1.1 各种高分子微球的粒径分析第35-36页
            2.3.1.2 各种高分子微球的表面形态第36-37页
            2.3.1.3 各种高分子微球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7-39页
            2.3.1.4 肽配基 HC-7 的偶联情况第39-40页
            2.3.1.5 高分子微球的含水量测定第40-41页
        2.3.2 高分子微球对 IgG 的吸附第41-43页
            2.3.2.1 介质最佳吸附时间的确定第41-42页
            2.3.2.2 不同微球对 IgG 的吸附情况第42-43页
        2.3.3 抗体活性测定第43-45页
    2.4 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抗体 IgG 在纳米球表面的定向固定化第46-61页
    3.1 引言第46-47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7-53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7-48页
        3.2.2 pGMA 纳米球的合成与表面修饰第48-50页
            3.2.2.1 乳液聚合法制备 pGMA 纳米球第48-49页
            3.2.2.2 pGMA-EDMA-NH2纳米球的制备第49页
            3.2.2.3 pGMA-EDMA-OH 纳米球的制备第49页
            3.2.2.4 肽配基 HWRGWV 的偶联第49-50页
        3.2.3 pGMA 纳米球的表征第50-51页
            3.2.3.1 粒径和ζ电势测量第50页
            3.2.3.2 介质的粒径稳定性实验第50-51页
            3.2.3.3 纳米球的离心时间考察第51页
        3.2.4 纳米球对 IgG 的静态吸附实验第51页
        3.2.5 ITC 实验第51-5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3-59页
        3.3.1 纳米球的粒径分布和表面ζ电势测定第53-54页
        3.3.2 纳米球的离心时间确定第54-55页
        3.3.3 纳米球的粒径稳定性考察第55-57页
        3.3.4 纳米球对 IgG 的静态吸附第57-58页
        3.3.5 纳米球与 IgG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第58-59页
    3.4 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4.1 结论第61-62页
    4.2 展望第62-6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3-64页
附录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历史《戊戌变法》选修专题的教学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框架呈现与演变—《南方周末》十年(2003年-2012年)表达权报道的表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