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4页 |
1.3.1 PPP 合作利益相关者与合作效率研究 | 第9-10页 |
1.3.2 PPP 项目剩余控制权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0-12页 |
1.3.3 PPP 项目中政府自利性行为文献回顾 | 第12-14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PPP 模式的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2.1.1 PPP 模式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PPP 模式的分类 | 第17-18页 |
2.1.3 PPP 模式的本质特征 | 第18-19页 |
2.2 项目区分理论 | 第19-20页 |
2.2.1 项目区分理论的内涵 | 第19-20页 |
2.2.2 项目区分理论的应用方式 | 第20页 |
2.3 公共选择理论视野的政府 | 第20-23页 |
2.3.1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0-21页 |
2.3.2 政府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 第21-23页 |
第三章 PPP 项目控制权配置的模型研究 | 第23-41页 |
3.1 PPP 项目控制权与效率的解释 | 第23-24页 |
3.2 基本模型的构建 | 第24-39页 |
3.2.1 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只存在公益性投入的情况 | 第24-27页 |
3.2.2 只有私营部门存在自利性投入的情况 | 第27-30页 |
3.2.3 只有政府存在自利性行为的情形 | 第30-34页 |
3.2.4 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同时存在自利性的情况 | 第34-39页 |
3.3 结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提高 PPP 项目合作效率的对策研究 | 第41-45页 |
4.1 制定尽可能完善可操作的事前收益分配方案 | 第41页 |
4.2 制定落实公私合作供给相关政策 | 第41-42页 |
4.3 理清 PPP 项目中公私合作双方的责任边界 | 第42-43页 |
4.4 健全公私合作中政府监管体系 | 第43-44页 |
4.5 规范利用 PPP 模式提供公共产品的市场环境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45-48页 |
5.1 本文结论 | 第45-47页 |
5.2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