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乌坎事件”中的农民利益表达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2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9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3-18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8-19页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第19-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内容框架第20-21页
    1.5 可能的研究创新处第21-22页
2. 相关概念厘定及理论基础第22-29页
    2.1 相关概念厘定第22-25页
        2.1.1 利益第22-23页
        2.1.2 利益表达第23-24页
        2.1.3 农民利益表达第24-25页
    2.2 研究理论基础第25-29页
        2.2.1 政治过程理论第25-27页
        2.2.2 利益理论第27-29页
3. 农民利益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9-39页
    3.1 事件缘起第29-32页
        3.1.1 事件背景第29页
        3.1.2 事件始末第29-32页
    3.2 农民利益表达存在的问题第32-39页
        3.2.1 利益表达主体能力不足第33-34页
        3.2.2 利益表达对象功能缺位第34-35页
        3.2.3 有效表达渠道不畅第35-36页
        3.2.4 利益表达效果低效第36-37页
        3.2.5 利益表达组织化程度较弱第37-39页
4. 农民利益表达问题成因探析第39-46页
    4.1 农民自身地位资源限制第39-41页
    4.2 政府认知偏差与自利倾向第41-42页
    4.3 现行利益表达渠道存在缺陷第42-43页
    4.4 利益表达约束与监督力度不足第43-44页
    4.5 利益表达缺乏组织平台第44-46页
5. 实现农民利益有序表达的对策建议第46-56页
    5.1 正确定位政府角色,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第46-48页
        5.1.1 培育政务人员执政为民理念第46-47页
        5.1.2 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第47-48页
    5.2 培育成熟利益主体,树立正确表达意识第48-50页
        5.2.1 增强农民利益表达能力第48-49页
        5.2.2 培育农民主体参与意识第49-50页
    5.3 完善现有制度化渠道,创新多元化表达方式第50-52页
        5.3.1 构建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第50-51页
        5.3.2 善加利用大众传媒表达渠道第51-52页
    5.4 完善村民自治,构建利益表达新平台第52-56页
        5.4.1 完善村委会职能,加强权利监管第52-53页
        5.4.2 加强农民群体组织化建设第53-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秦儒家犯罪预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意义
下一篇:社会转型时期乡镇政府治理探索--以C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