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2页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动态及现状第9-11页
    第三节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一、 论文创新点第11页
        二、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概述第12-19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内涵第12-14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的特征第14-16页
        一、 普及性第15页
        二、 系统性第15-16页
        三、 长期性第16页
    第三节 开展法律体系教育对法治国家建设的作用第16-19页
        一、 促使全社会良法之治的实现第16-17页
        二、 促使政府执法为民的实现第17页
        三、 促进民主法治完善和提高公民的参政议政的能力第17-18页
        四、 促进国家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备第18-19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现状第19-25页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取得的成绩第19-21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格局基本建立第19-20页
        二、 普法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20-21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现存的问题第21-25页
        一、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尚有欠缺第21-22页
        二、 未能紧密联系公民现代化塑造第22页
        三、 法律体系系统性教育不足第22-23页
        四、 学校法律体系教育效果差第23-24页
        五、 缺乏直观定性分析教育理念第24-25页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的改进思路第25-56页
    第一节 进一步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属性第25-30页
        一、 理念层面教育第25-27页
        二、 历史层面教育第27-29页
        三、 公务人员法治理念教育第29-30页
    第二节 紧密联系公民现代化的塑造第30-35页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公民现代化的统一性教育第30-32页
        二、 公民现代化塑造进程中的现实针对性教育第32-35页
    第三节 加强法律体系的系统性教育第35-43页
        一、 基本特点教育第35-41页
        二、 协调性教育第41-43页
    第四节 强化学校教育第43-49页
        一、 准确定位法律教育的宗旨第44-45页
        二、 改良现有教育模式第45-46页
        三、 转变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第46-49页
        四、 教育法治化第49页
    第五节 “违法损益定性分析”理念及其教育功能第49-56页
        一、 “违法损益定性分析”理念的内容第50-51页
        二、 “违法损益定性分析”理念的教育功能第51-52页
        三、 “违法损益定性分析”理念教育的实施第52-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教师问题行为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以寻甸县高中教师为例
下一篇:中国政策变形现象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