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 | 第11-13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 第13-14页 |
2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理论 | 第14-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2.1.1 服务的含义 | 第14页 |
2.1.2 服务贸易 | 第14-16页 |
2.2 服务贸易竞争力理论 | 第16-20页 |
2.2.1 传统竞争力理论—比较优势 | 第16-17页 |
2.2.2 当代竞争力理论—竞争优势 | 第17-20页 |
3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6页 |
3.1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3.2 中国服务贸易的主要特征 | 第22-24页 |
3.2.1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 | 第22-23页 |
3.2.2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远落后于货物贸易发展水平 | 第23-24页 |
3.3 影响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3.3.1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度低,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 | 第24页 |
3.3.2 适应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完善 | 第24-25页 |
3.3.3 新贸易保护下的服务贸易壁垒也日益增加 | 第25-26页 |
4 中国与服务贸易强国之间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 | 第26-41页 |
4.1 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分析性评价与比较 | 第27-32页 |
4.2 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显示性评价与比较 | 第32-41页 |
5 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41-46页 |
5.1 大力发展高等服务要素 | 第41页 |
5.1.1 加大教育力度,大力开发人力资本 | 第41页 |
5.1.2 加强科技创新,坚持以信息化增强支撑 | 第41页 |
5.2 提高服务需求比重 | 第41-42页 |
5.3 加强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 | 第42页 |
5.4 强化服务企业竞争实力 | 第42-43页 |
5.4.1 加快机制改革 | 第42-43页 |
5.4.2 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 第43页 |
5.4.3 坚持品牌理念,挖掘品牌价值 | 第43页 |
5.5 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 | 第43页 |
5.6 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服务贸易“走出去”发展 | 第43-44页 |
5.6.1 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 | 第43-44页 |
5.6.2 推动服务贸易“走出去”发展 | 第44页 |
5.7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组织与协调职能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