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的发展和现状 | 第11-12页 |
1.2.1 国外发展与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发展与现状 | 第12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技术分析 | 第14-18页 |
2.1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 | 第14-16页 |
2.1.1 JT1-CZ2000车载系统 | 第14-15页 |
2.1.2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主要结构 | 第15-16页 |
2.2 车载设备的安全隐患 | 第16-18页 |
第3章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的可靠性 | 第18-28页 |
3.1 可靠性的基本数学关系 | 第18-20页 |
3.1.1 可靠性特征量 | 第18-19页 |
3.1.2 维修性特征量 | 第19-20页 |
3.1.3 有效性特征量 | 第20页 |
3.2 可靠性模型 | 第20-23页 |
3.3 系统可靠性的分析 | 第23-26页 |
3.4 车载设备的可靠性分析 | 第26-27页 |
3.5 系统中增强可靠性的方法 | 第27-28页 |
第4章 列控系统车载设备采取的可靠性设计 | 第28-47页 |
4.1 机车信号系统采取的可靠性设计 | 第28-32页 |
4.1.1 冗余结构的应用 | 第28-31页 |
4.1.2 电磁兼容技术的应用 | 第31-32页 |
4.2 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采取的可靠性设计 | 第32-47页 |
4.2.1 冗余结构的应用 | 第32-38页 |
4.2.2 自检电路的设计 | 第38-41页 |
4.2.3 H型监控记录插件的设计 | 第41-42页 |
4.2.4 监控装置过压抑制板的设计 | 第42-47页 |
第5章 车载列控设备运用中的可靠性方法实践 | 第47-60页 |
5.1 机车信号的可靠性分析 | 第47-51页 |
5.1.1 机车信号的现存问题 | 第47页 |
5.1.2 机车信号稳定性的改进 | 第47-51页 |
5.2 监控主机电源可靠性分析 | 第51-53页 |
5.2.1 LKJ2000型监控主机电源稳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5.2.2 监控主机电源的改进 | 第52-53页 |
5.3 列控系统通讯设备的可靠性 | 第53-56页 |
5.3.1 列控系统通讯设备分析 | 第53-54页 |
5.3.2 通信设备的改进方案 | 第54-56页 |
5.4 LKJ列控系统设备信息记录的可靠性 | 第56-60页 |
5.4.1 列控系统设备部分信息丢失 | 第56页 |
5.4.2 记录装置的改进 | 第56-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