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外语论文--英语论文

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研究--以武汉市钢城四中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论文框架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18页
    2.1 国外对语言迁移的研究第14-16页
    2.2 国内对语言迁移的研究第16-18页
第三章 理论框架第18-24页
    3.1 语言迁移第18-20页
        3.1.1 语言迁移的定义第18-19页
        3.1.2 语言迁移的分类第19页
        3.1.3 负迁移的定义第19页
        3.1.4 负迁移的类型第19-20页
    3.2 对比分析理论第20页
    3.3 中介语理论和错误分析第20-24页
        3.3.1 认识性错误和疏忽性错误第21-22页
        3.3.2 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第22页
        3.3.3 其它错误的分类第22-24页
第四章 研究设计第24-31页
    4.1 研究问题第24页
    4.2 研究对象第24页
    4.3 研究方法及步骤第24-31页
        4.3.1 问卷调查第25页
        4.3.2 语料收集第25-26页
        4.3.3 教学实践准备第26页
        4.3.4 教学计划第26页
        4.3.5 教学策略及方法第26-30页
        4.3.6 可信性和有效性分析第30-31页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第31-45页
    5.1 调查结果分析第31-37页
        5.1.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31-32页
        5.1.2 错误统计分析第32-36页
        5.1.3 教学成果分析第36-37页
    5.2 学生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的表现第37-43页
        5.2.1 形态层面第37-38页
        5.2.2 词汇层面第38-40页
        5.2.3 句法层面第40-42页
        5.2.4 语篇层面第42-43页
        5.2.5 其它语际错误第43页
    5.3 母语负迁移原因分析第43-45页
        5.3.1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言学差异第43-44页
        5.3.2 中英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第44-45页
第六章 结论第45-48页
    6.1 研究总结第45-46页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6页
    6.3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第51-52页
附录二: 两次测试试题第52-54页
附录三: 框架写作实例教案第54-55页
附录四: 框架写作实例学案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高一英语学困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以合肥市第十中学为例
下一篇:支架教学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影响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