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3-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3-16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图与框架分布 | 第18-20页 |
2 文献回顾 | 第20-25页 |
2.1 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2.2 国内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3.1 研究对象和抽样方法 | 第25-26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3.1.2 抽样方法 | 第25页 |
3.1.3 调查数据代表性论证 | 第25-26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3.2.1 文献法 | 第26页 |
3.2.2 问卷调查法 | 第26-27页 |
3.2.3 访谈法 | 第27页 |
3.2.4 资料统计分析 | 第27页 |
3.3 质量控制 | 第27-28页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8-58页 |
4.1 样本区基本概况 | 第28-31页 |
4.1.1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鹤峰县概况研究 | 第28-29页 |
4.1.2 鹤峰县卫生概况研究 | 第29-31页 |
4.2 鹤峰县调查居民基本情况 | 第31-35页 |
4.2.1 调查居民人口学基本特征 | 第31-32页 |
4.2.2 调查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 第32-35页 |
4.3 鹤峰县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分析 | 第35-46页 |
4.3.1 居民两周患病情况 | 第35-36页 |
4.3.2 居民两周患病率情况单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4.3.3 居民两周患病率情况多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4.3.4 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 | 第40-42页 |
4.3.5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情况单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4.3.6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情况多因素分析 | 第44-46页 |
4.4 鹤峰县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 第46-58页 |
4.4.1 居民门诊服务利用情况 | 第46-47页 |
4.4.2 影响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单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4.4.3 影响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多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4.4.4 影响两周患者选择首诊机构的单因素分析 | 第49-51页 |
4.4.5 影响两周患者选择首诊机构的多因素分析 | 第51-52页 |
4.4.6 居民住院服务利用情况 | 第52-53页 |
4.4.7 影响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单因素分析 | 第53-56页 |
4.4.8 影响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的多因素分析 | 第56-58页 |
5 讨论 | 第58-64页 |
5.1 医疗卫生需要量增加,居民患病类型变化 | 第58-59页 |
5.1.1 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上升 | 第58页 |
5.1.2 主要慢性病类型存在差异 | 第58-59页 |
5.2 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下降,病人就医流向不尽合理 | 第59-60页 |
5.2.1 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下降,未利用比例有所上升 | 第59页 |
5.2.2 经济困难仍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重要原因 | 第59-60页 |
5.2.3 病人就医流向不够合理 | 第60页 |
5.3 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差,城乡资源分配依然不均 | 第60-62页 |
5.3.1 地理可及性差,城市优于农村 | 第60-61页 |
5.3.2 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城乡间配置依然不均 | 第61-62页 |
5.4 不同民族居民间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差异不显著 | 第62页 |
5.5 关注重点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及利用 | 第62-64页 |
6 建议 | 第64-71页 |
6.1 强化防治结合,树立健康管理理念 | 第64-65页 |
6.2 善用易地扶贫政策,改善卫生服务可及性 | 第65页 |
6.3 致力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发展分级诊疗制度 | 第65-66页 |
6.4 多渠道培训、培养适宜卫生人才 | 第66-67页 |
6.5 增加统筹补偿方案慢性病病种,落实精准扶贫医疗救助 | 第67-68页 |
6.6 依托经济发展和公益组织,切实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 第68页 |
6.7 出台合理的卫生指导方案,因地制宜发展卫生事业 | 第68-71页 |
7 研究不足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1 | 第76-99页 |
作者简介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