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34页 |
1.1 表面图案化的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1.1.1 材料伸展技术 | 第11-12页 |
1.1.2 结构伸展技术 | 第12-14页 |
1.2 表面起皱技术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1 加热诱导法 | 第14-15页 |
1.2.2 溶剂诱导法 | 第15页 |
1.2.3 机械拉伸法 | 第15-16页 |
1.3 聚多巴胺在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1.3.1 多巴胺改性技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1.3.2 多巴胺的自聚粘附机理 | 第17页 |
1.3.3 聚多巴胺表面功能化的应用 | 第17-20页 |
1.4 导电聚合物聚苯胺简介 | 第20-25页 |
1.4.1 聚苯胺的结构 | 第20-21页 |
1.4.2 聚苯胺的导电机理 | 第21-22页 |
1.4.3 聚苯胺的基本性质 | 第22-23页 |
1.4.4 聚苯胺的应用 | 第23-25页 |
1.5 导电聚合物聚吡咯简介 | 第25-31页 |
1.5.1 聚吡咯导电机理 | 第25-26页 |
1.5.2 聚吡咯的制备方法 | 第26-27页 |
1.5.3 聚吡咯的基本性质 | 第27-28页 |
1.5.4 聚吡咯在微电子领域的应用 | 第28-31页 |
1.6 研究思路创新之处 | 第31-34页 |
第2章 实验原料和实验装置 | 第34-38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34-35页 |
2.1.1 PDMS弹性基底 | 第34页 |
2.1.2 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 | 第34-35页 |
2.1.3 实验所用化学药品信息 | 第35页 |
2.2 实验测试设备 | 第35-36页 |
2.3 表征手段 | 第36-38页 |
2.3.1 倒置荧光显微镜(IFM) | 第36页 |
2.3.2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36-37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7页 |
2.3.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37页 |
2.3.5 接触角测试仪 | 第37-38页 |
第3章 聚多巴胺薄膜的表面图案化及其表面功能化 | 第38-46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3.1.1 高级图案化聚多巴胺薄膜的制备 | 第38页 |
3.1.2 PDMS基底表面聚多巴胺薄膜的生长 | 第38页 |
3.1.3 聚多巴胺薄膜表面功能化 | 第38-3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5页 |
3.2.1 高级图案化聚多巴胺薄膜 | 第39-40页 |
3.2.2 聚合时间对皱纹形貌的影响 | 第40-41页 |
3.2.3 预拉伸率对皱纹形貌的影响 | 第41-43页 |
3.2.4 多巴胺溶液浓度对皱纹形貌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5 聚多巴胺薄膜表面功能化 | 第44-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自组装法制备图案化导电薄膜 | 第46-58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4.2.1 PANI图案化薄膜的制备 | 第46-47页 |
4.2.2 PANI/PPy图案化复合薄膜 | 第47-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4.3.1 循环次数对图案化聚苯胺薄膜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2 PDMS基底配比对聚苯胺薄膜形貌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3 图案化PANI/PPy复合薄膜 | 第51-54页 |
4.3.4 高级图案化PANI薄膜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