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阳台农业简介 | 第9-11页 |
1.1.1 国内外阳台农业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2 阳台农业的种植方式及发展前景和建议 | 第11-14页 |
1.2.1 阳台农业的种植方式 | 第11-12页 |
1.2.2 阳台农业的发展前景 | 第12-13页 |
1.2.3 阳台农业的发展建议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14-15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阳台蔬菜种植设备的研制 | 第17-29页 |
2.1 设备的设计要求 | 第17-18页 |
2.2 蔬菜种植设备的研制构想 | 第18-19页 |
2.3 设备的空间结构及参数 | 第19-24页 |
2.3.1 水培设备的设计图 | 第19页 |
2.3.2 基质培设备的设计图 | 第19-20页 |
2.3.3 框架材料的选取 | 第20-21页 |
2.3.4 栽培管材料的选取 | 第21-22页 |
2.3.5 潜水泵的选择 | 第22-23页 |
2.3.6 设备的主要参数 | 第23-24页 |
2.4 新型蔬菜种植栽培架的组装 | 第24-25页 |
2.5 阶梯式蔬菜栽培架的组装 | 第25页 |
2.6 新型蔬菜种植栽培架的使用说明 | 第25-26页 |
2.7 阶梯式蔬菜栽培架的使用说明 | 第26页 |
2.8 栽培孔直径的选择及间隔时间和循环时间的确定 | 第26-28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家庭阳台空间蔬菜生长的环境分析 | 第29-37页 |
3.1 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 第29页 |
3.2 测试方法 | 第29-31页 |
3.2.1 测试时间及测试参数 | 第29-30页 |
3.2.2 监测设备 | 第30页 |
3.2.3 参数的测定 | 第30-31页 |
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3.3.1 室内温度日变化分析 | 第31-32页 |
3.3.2 室内湿度日变化分析 | 第32-33页 |
3.3.3 室内光照度日变化分析 | 第33页 |
3.3.4 室内CO2浓度日变化分析 | 第33-34页 |
3.3.5 室内温度月变化分析 | 第34页 |
3.3.6 室内湿度月变化分析 | 第34-35页 |
3.3.7 室内光照度月变化分析 | 第35页 |
3.3.8 室内CO2浓度月变化分析 | 第35-36页 |
3.3.9 小结论 | 第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阳台蔬菜种植设备LED补光设计方法 | 第37-44页 |
4.1 LED补光灯简介 | 第37-39页 |
4.2 LED补光灯在植物上的应用 | 第39-41页 |
4.2.1 红光和蓝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2 LED作为植物光合作用补充照明的研究 | 第40-41页 |
4.3 补光灯板的设计 | 第41-42页 |
4.4 补光板的使用说明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阳台蔬菜种植设备的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44-51页 |
5.1 试验地点 | 第44页 |
5.2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5.3 试验设计 | 第44-45页 |
5.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5-46页 |
5.4.1 生长过程中形态指标的测定 | 第45页 |
5.4.2 采收时形态与生物量的测定 | 第45页 |
5.4.3 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5.5 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5.5.1 不同设备对生菜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 | 第46-47页 |
5.5.2 不同设备对生菜收获时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47-48页 |
5.5.3 不同设备对生菜收获时生物量的影响 | 第48页 |
5.5.4 小结论 | 第48-49页 |
5.6 阳台蔬菜种植的成本分析 | 第49页 |
5.7 新型栽培装置的创新构想 | 第49-50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