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明代泉州海防卫所的聚落形态探究--以崇武所城为例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诸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意义第9-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依据第10-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框架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1 文献资料分析第16页
        1.4.2 实地考察、测绘第16页
        1.4.3 分析和归纳相结合第16页
        1.4.4 选取具体案例分析第16-17页
第二章 明代崇武所城的概况第17-29页
    2.1 明代福建海防卫所建设的历史背景第17-23页
        2.1.1 明代福建海防体系的建立第17-22页
        2.1.2 明代泉州海防卫所的建立第22-23页
    2.2 明代泉州海防卫所的分布情况和区位特征第23-27页
        2.2.1 明代泉州海防卫所的分布情况第23-24页
        2.2.2 明代崇武所城的区位特征第24-25页
        2.2.3 明代崇武所城的气候与地理特点第25-27页
    2.3 明代崇武所城形成的历史沿革第27-28页
        2.3.1 夏朝-唐朝第27页
        2.3.2 宋朝-元朝第27页
        2.3.3 明代崇武所城的建立第27页
        2.3.4 明代以后崇武所城的变迁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明代卫所制度下的崇武所城的聚落形态第29-57页
    3.1 明代崇武所城的选址与规划特点第29-34页
        3.1.1 崇武所城的总体布局第29-30页
        3.1.2 崇武所城的选址特点第30-33页
        3.1.3 崇武所城的规划特点第33-34页
    3.2 明代崇武所城的聚落空间形态第34-43页
        3.2.1 崇武所城的空间演变第34-37页
        3.2.2 崇武所城的平面形态第37-39页
        3.2.3 崇武所城的空间形态第39-43页
    3.3 明代崇武所城的街巷空间形态第43-54页
        3.3.1 街巷空间的结构分析第44-48页
        3.3.2 街巷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第48-50页
        3.3.3 街巷空间的尺度与比例分析第50-54页
    3.4 明代崇武所城的空间节点形态第54-56页
        3.4.1 “T”字形空间节点第54-55页
        3.4.2 “十”字形空间节点第55页
        3.4.3 “Y”字形空间节点第55-56页
    3.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崇武所城的建筑空间形态第57-96页
    4.1 军事防御建筑第57-76页
        4.1.1 城墙第57-60页
        4.1.2 城门第60-67页
        4.1.3 城楼第67-70页
        4.1.4 瓮城第70-75页
        4.1.5 敌台第75-76页
    4.2 军事机构建筑第76-79页
        4.2.1 演武厅、校场第76-77页
        4.2.2 军营房第77-78页
        4.2.3 公署第78-79页
    4.3 宗教礼制建筑第79-90页
        4.3.1 庙宇第79-86页
        4.3.2 祠堂第86-90页
    4.4 民居第90-94页
        4.4.1 整体建筑风格第90页
        4.4.2 传统民居第90-92页
        4.4.3 石厝第92-93页
        4.4.4 番仔楼第93-94页
        4.4.5 当代新式建筑第94页
    4.5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五章 崇武所城的保护与更新第96-106页
    5.1 崇武所城的保护价值分析第96-98页
        5.1.1 历史文化价值第96页
        5.1.2 军事研究价值第96-97页
        5.1.3 美学情感价值第97页
        5.1.4 经济发展价值第97页
        5.1.5 文化交流价值第97-98页
    5.2 崇武所城面临的困境第98-101页
        5.2.1 人文文化的消逝第98页
        5.2.2 传统居住功能的衰败第98-99页
        5.2.3 传统历史风貌的丧失第99-100页
        5.2.4 居住质量的不足第100-101页
    5.3 崇武所城存续的难题第101-103页
        5.3.1 空间发展的不确定性第101-102页
        5.3.2 经济支持的不足第102页
        5.3.3 政府政策执行的不坚决性第102-103页
    5.4 崇武所城的保护原则与更新策略第103-105页
        5.4.1 崇武所城的保护原则第103-104页
        5.4.2 崇武所城的更新策略第104-105页
    5.5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六章 结语第106-112页
    6.1 崇武所城的聚落形态特征第106页
    6.2 崇武所城西门街的改造策略第106-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个人简历第116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多粒子群协同算法的线性/非线性结构系统识别研究
下一篇:福州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监测与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