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

气体机迷宫式油气分离器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曲轴箱通风系统面临的问题及重要性第10-11页
    1.2 发动机油气分离器作用机理及应用第11-16页
        1.2.1 发动机油气分离器作用机理第11-15页
        1.2.2 发动机油气分离器的应用第15-16页
    1.3 迷宫式油气分离器研究现状第16-22页
        1.3.1 试验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2 模拟研究现状第19-22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数值模型构建第24-39页
    2.1 油气分离器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第25-27页
        2.1.1 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第25-26页
        2.1.2 计算区域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第26-27页
    2.2 气相场模型理论第27-34页
        2.2.1 气相湍流控制方程第27-28页
        2.2.2 湍流模型的选择及近壁模型的确定第28-31页
        2.2.3 气相场的离散格式及压力插补格式第31-33页
        2.2.4 气相场的压力与速度耦合算法第33页
        2.2.5 气相场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3-34页
        2.2.6 气相场初始条件的确定第34页
    2.3 离散相建模理论第34-38页
        2.3.1 气液两相流模型选择第34-36页
        2.3.2 液滴碰壁模型第36页
        2.3.3 离散相模型的设定第36-37页
        2.3.4 离散相边界条件的设定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油气分离器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39-52页
    3.1 油气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9-46页
        3.1.1 油滴直径的影响第40-41页
        3.1.2 窜气流量的影响第41-42页
        3.1.3 窜气温度的影响第42页
        3.1.4 机油含量的影响第42-43页
        3.1.5 分离器出气背压的影响第43-44页
        3.1.6 孔板与挡板距离的影响第44页
        3.1.7 过滤孔的孔径大小的影响第44-45页
        3.1.8 过滤孔形状的影响第45-46页
    3.2 油气分离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6-49页
        3.2.1 窜气流量的影响第47页
        3.2.2 孔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隙的影响第47-48页
        3.2.3 过滤孔的孔径大小的影响第48-49页
    3.3 新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参数的选定及新旧油气分离器性能比较第49-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新迷宫式油气分离器的验证及内部流场分析第52-76页
    4.1 新迷宫式油气分离器的试验第52-56页
        4.1.1 试验台架布置第52-53页
        4.1.2 试验方案第53页
        4.1.3 试验步骤第53-54页
        4.1.4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54-56页
    4.2 新迷宫式油气分离器模型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第56-58页
    4.3 气相流场计算结果分析第58-73页
        4.3.1 气相场的流线分析第59-60页
        4.3.2 气相温度场分布特性第60-63页
        4.3.3 气相速度场分布特性第63-67页
        4.3.4 气相压力场分布特性第67-70页
        4.3.5 气相湍动能及其耗散率分布特性第70-73页
    4.4 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73-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76-79页
    5.1 全文总结第76-78页
    5.2 工作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致谢第84-8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重型卡车的夜间前方车辆检测方法
下一篇:轮胎花纹噪声的控制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