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1 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市场准入制度及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 | 第12-13页 |
·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 | 第12页 |
·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 | 第12-13页 |
·物流市场的形成 | 第13-14页 |
·物流市场兴起的理论基础 | 第13页 |
·物流市场发展的路径 | 第13-14页 |
·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经济法学基础 | 第14-16页 |
2 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必要性 | 第16-20页 |
·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意义 | 第16-17页 |
·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16页 |
·有利于保护物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第16页 |
·有利于政府更深入地进行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 | 第16-17页 |
·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 | 第17页 |
·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功能 | 第17-20页 |
·有利于规范物流企业的行为 | 第17-18页 |
·有利于界定政府的权利边界 | 第18页 |
·促进物流企业最佳资源配置 | 第18-19页 |
·为国家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 第19-20页 |
3 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 | 第20-27页 |
·发达国家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 | 第20-22页 |
·美国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 | 第20-21页 |
·日本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 | 第21-22页 |
·我国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 | 第22-25页 |
·内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 | 第22-23页 |
·外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现状 | 第23-25页 |
·发达国家物流市场准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7页 |
·具有较为完善的物流法律体系和比较统一的执法管理机构 | 第25页 |
·以法的形式放松对物流业的管制,促进物流业的自由发展 | 第25-26页 |
·发达国家在放松准入的同时,注重市场监管与宏观调控 | 第26-27页 |
4 我国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内资物流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物流立法准入制度立法滞后 | 第27-28页 |
·机构准入规定存在诸多缺陷 | 第28-30页 |
·外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外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滞后于经济开放式发展的要求 | 第30页 |
·外资物流企业准入制度的分立妨碍了统一的物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第30-31页 |
·我国物流市场准入制度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 | 第31页 |
·行政体制方面的原因 | 第31-32页 |
·法律体制方面的原因 | 第32-33页 |
5 我国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完善对策 | 第33-42页 |
·建立统一开放的物流准入法律体系 | 第33-34页 |
·完善特殊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规定 | 第33-34页 |
·完善第三方物流企业立法 | 第34页 |
·完善地方单行立法 | 第34页 |
·完善我国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完善我国物流市场的准入监管体制 | 第35-37页 |
·完善内资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规定 | 第37-39页 |
·完善物流企业的产权组织形式 | 第37-38页 |
·完善物流企业及分支机构的设立标准规定 | 第38页 |
·完善行政许可的审查与批准程序 | 第38页 |
·完善物流从业人员资质规定 | 第38-39页 |
·完善外资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规定 | 第39-42页 |
·适用国民待遇原则 | 第39页 |
·构建合理的外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体系 | 第39-40页 |
·完善外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的具体规定 | 第40页 |
·明确外资物流业务及分支机构的准入规定 | 第40-41页 |
·细化外资准入条件,增强可操作性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