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中国与东盟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1 导论第12-14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研究思路第13-14页
   ·结构安排第14页
2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传导机制的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第14-24页
   ·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划分第14-15页
   ·有关经济周期的理论回顾第15-18页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第15-16页
     ·早期的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第16页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第16-17页
     ·货币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第17页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17页
     ·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第17-18页
   ·经济周期同步性及传导机制的文献综述第18-19页
   ·经济波动的国际传导渠道第19-24页
     ·国际贸易渠道第19-21页
     ·国际直接投资渠道第21-23页
     ·国际资本市场渠道第23-24页
3 中国与东盟经济周期的波动研究第24-31页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趋势、特征及原因第24-27页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趋势第24-26页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及原因第26-27页
   ·1978 年以来东盟经济周期波动的总趋势、特征及原因第27-31页
     ·1978 年以来东盟经济周期波动的总趋势及其特征第27-30页
     ·近年来东盟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分析第30-31页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东盟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分析第31-44页
   ·从GDP 增长率数据看中国与东盟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第31-33页
   ·从贸易的角度看中国与东盟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第33-38页
     ·中国与东盟贸易概述第33-36页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变动分别与双方经济波动的关系第36-38页
   ·从FDI 的角度看中国与东盟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第38-42页
     ·中国与东盟相互直接投资概述第38-40页
     ·东盟对华直接投资的波动分别与中国和东盟经济波动的关系第40-42页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济波动出现高度相关性的原因分析第42-44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显现第42页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第42-43页
     ·较强的经济互补性第43页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第43-44页
5 中国应对来自东盟经济波动的政策与措施第44-47页
   ·继续强化与东盟之间的经贸联系第44-45页
   ·建立制度化的货币和金融协调制度第45页
   ·积极稳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全面合作第45-46页
   ·建立和健全经济运行监管及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物流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山西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