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新型锂硫电池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锂硫电池简介第12-14页
    1.3 锂硫电池缺陷及改进方法第14-23页
        1.3.1 对锂硫电池正极的改进第15-17页
        1.3.2 对锂硫电池负极的改进第17-20页
        1.3.3 对锂硫电池电解液的改进第20-23页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3-26页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方法第26-34页
    2.1 实验试剂第26-28页
    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3 实验内容第29-34页
        2.3.1 材料的制备第29页
        2.3.2 SEM表征第29页
        2.3.3 热重分析第29页
        2.3.4 晶体结构分析第29-30页
        2.3.5 电极极片的制备第30页
        2.3.6 测试电池的组装第30-31页
        2.3.7 真空蒸镀操作第31页
        2.3.8 电池的电化学测试第31-34页
第三章 硫/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34-40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实验部分第34-35页
        3.2.1 硫/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4页
        3.2.2 锂硫电池的组装第34-35页
        3.2.3 结构分析和电性能分析第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37页
        3.3.1 硫/碳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第35-36页
        3.3.2 硫/碳复合材料的形貌分析第36页
        3.3.3 硫/碳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6-37页
        3.3.4 硫/碳复合材料放电产物XRD表征第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40页
第四章 使用碳基负极的锂硫电池第40-48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基于硫正极和锂化石墨负极的电池第40-42页
        4.2.1 电化学锂化石墨负极的制备第41页
        4.2.2 硫/锂化石墨电池的组装第41页
        4.2.3 硫/锂化石墨电池的电性能分析第41-42页
    4.3 基于硫化锂正极和石墨负极的电池第42-43页
        4.3.1 电化学锂化硫正极的制备第42-43页
        4.3.2 硫化锂/石墨电池的组装第43页
        4.3.3 硫化锂/石墨电池的电性能分析第43页
    4.4 基于硫正极和锂化硬碳负极的电池第43-46页
        4.4.1 化学锂化硬碳负极的制备第44页
        4.4.2 硫/锂化硬碳电池的组装第44-45页
        4.4.3 硫/锂化硬碳电池的电性能分析第45-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使用高锂离子电导固态电解质LAGP的固态锂硫电池第48-56页
    5.1 引言第48页
    5.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5.2.1 固态电解质片LAGP的制备第48-49页
        5.2.2 固态锂硫电池的结构与组装过程第49-50页
        5.2.3 结构分析和电性能分析第5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5.3.1 LAGP固态电解质片的形貌与结构分析第50-51页
        5.3.2 蒸镀锂层的形貌分析第51页
        5.3.3 使用离子液体的锂硫电池性能分析第51-52页
        5.3.4 固态锂硫电池在室温的电性能分析第52-53页
        5.3.5 固态锂硫电池在不同温度和电流密度下的电性能分析第53-54页
        5.3.6 固态锂硫电池在不同温度下的GITT性能曲线第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文章发表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精密播种机仿形仿生镇压装置
下一篇:汽油/柴油反应控制压燃(RCCI)燃烧机理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