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电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旋转超声辅助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研制及实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第9页
    1.2 电火花加工概述第9-12页
        1.2.1 电火花加工基本原理第10页
        1.2.2 电火花加工特点及工艺方法分类第10-11页
        1.2.3 国内电火花加工发展概况第11-12页
    1.3 旋转超声辅助电火花加工概述第12-15页
        1.3.1 超声加工基本原理及特点第12-13页
        1.3.2 超声加工技术发展概况第13-14页
        1.3.3 旋转超声及辅助放电加工概述第14-15页
    1.4 旋转超声辅助微细电火花加工设备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页
    1.5 基于PC的开放数控系统简述第16-17页
    1.6 旋转超声辅助微细电火花加工超硬材料实验研究现状第17-18页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旋转超声辅助微细电火花加工机理研究第19-29页
    2.1 超声波特性第19-20页
        2.1.1 超声波空化效应第19-20页
        2.1.2 液体介质中超声波的吸收特性第20页
    2.2 电火花加工的物理本质第20-23页
        2.2.1 电火花单次放电及模型及热蚀阶段第21-22页
        2.2.2 电火花加工消离抛出阶段第22页
        2.2.3 影响材料放电腐蚀的因素第22-23页
    2.3 旋转超声振动辅助电火花加工的影响机理第23-28页
        2.3.1 超声对放电通道影响机理第23-24页
        2.3.2 超声对放电间隙影响机理第24-26页
        2.3.3 超声对材料去除率及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第26-28页
    2.4 附加旋转功能对加工过程的影响第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旋转超声辅助微细电火花加工机床研制第29-46页
    3.1 机床本体设计第29-32页
        3.1.1 机床结构形式的确定第29-31页
        3.1.2 机床工作台及各轴参数第31-32页
    3.2 机床立柱及其模态分析第32-34页
    3.3 旋转超声主轴设计第34-36页
        3.3.1 旋转机构构设计及连接方式第34-35页
        3.3.2 旋转超声振动部分设计第35-36页
        3.3.3 旋转主轴精度的实验测量第36页
    3.4 超声振动变幅杆的研制第36-41页
        3.4.1 超声振动变幅杆概述第36-37页
        3.4.2 变幅杆的设计方法及材料选择第37页
        3.4.3 解析法计算变幅杆参数第37-39页
        3.4.4 变幅杆的仿真优化第39-41页
    3.5 超声振动振幅测量第41-42页
    3.6 专用工作液槽及夹具第42-43页
    3.7 电极丝夹持头的设计安装第43页
    3.8 机床检验及主要参数第43-45页
    3.9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机床的控制系统第46-57页
    4.1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及各功能模块第46-47页
    4.2 各硬件间通讯第47-49页
        4.2.1 运动控制卡概述及通讯方式第47-48页
        4.2.2 其他硬件通讯方式及接线方法第48-49页
    4.3 控制柜的研制第49-53页
        4.3.1 控制柜功能及整体结构第49-50页
        4.3.2 元器件安装及布线规则第50-51页
        4.3.3 脉冲电源设计及超声波电源第51-53页
    4.4 电火花加工平台驱动策略第53-54页
    4.5 机床的控制界面第54-55页
    4.6 Z轴伺服控制第55-56页
    4.7 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切削实验研究第57-61页
    5.1 实验条件第57-58页
    5.2 实验结果分析第58-60页
        5.2.1 刀具磨损分析第58页
        5.2.2 切屑分析第58-59页
        5.2.3 被加工件表面质量分析第59-60页
    5.3 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6.1 主要结论第61页
    6.2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A第67-7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的装配序列规划研究
下一篇:矿井提升机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