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线路及杆塔论文

长距离电力电缆绝缘在线监测及故障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6-2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1.2 电缆在线监测及故障定位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3页
        1.2.1 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的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2 电缆故障定位的研究进展第20-23页
    1.3 金属护层交叉互联方式下的三相电力电缆第23-26页
        1.3.1 金属护层交叉互联方式第23页
        1.3.2 金属护层交叉互联感应电压分析第23-24页
        1.3.3 金属护层交叉互联的其他方式第24-25页
        1.3.4 改进后的金属交叉互联感应电压分析第25-26页
    1.4 长距离电缆绝缘在线监测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1.4.1 电缆金属交叉互联的影响第26页
        1.4.2 负载电流的影响第26-27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2章 长距离电缆绝缘tanδ 在线监测方法第28-42页
    2.1 长距离XLPE电力电缆绝缘监测方法的原理第28-30页
    2.2 基于双CT法三相电力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的实现方案第30-31页
    2.3 长距离电力电缆tanδ 在线监测参考电压的选取第31-36页
        2.3.1 同步误差的影响第34-35页
        2.3.2 两端对地电位不同的影响第35-36页
    2.4 长距离电力电缆绝缘tanδ 在线监测的仿真分析第36-41页
        2.4.1 参考电压选取不同对地对tanδ 值的影响第37-39页
        2.4.2 同步误差、地电位偏差对tanδ 值的影响第39页
        2.4.3 电网谐波、频率波动对tanδ 值的影响第39-40页
        2.4.4 电力电缆绝缘的不同故障情况下对tanδ 值的影响第40-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基于双CT法的长距离电缆故障定位和局部放电检测第42-80页
    3.1 长距离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方法的原理第42-44页
    3.2 长距离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方法的仿真分析第44-48页
        3.2.1 不同短路故障类型仿真与分析第44-47页
        3.2.2 同步误差、电网谐波、频率波动对故障定位的影响第47-48页
    3.3 长距离电缆局部放电点的定位方法第48-51页
        3.3.1 长距离电缆局部放电点的定位方法原理第48-50页
        3.3.2 长距离电缆局部放电点的定位方法仿真分析第50-51页
    3.4 基于PCB型Rogowski线圈电流传感器的研制第51-66页
        3.4.1 PCB型Rogowski线圈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第52-55页
        3.4.2 PCB型Rogowski线圈的组成第55-57页
        3.4.3 线圈的频率特性分析第57-62页
        3.4.4 线圈的设计原则第62页
        3.4.5 线圈的试验测试第62-66页
    3.5 特高频信号传感器的设计第66-72页
        3.5.1 超宽频带天线的设计第66-69页
        3.5.2 微带线的设计第69-71页
        3.5.3 天线实物图第71-72页
    3.6 小波分析第72-75页
        3.6.1 局部放电信号模拟第72-73页
        3.6.2 周期性窄带干扰信号模拟第73-74页
        3.6.3 白噪声信号模拟第74-75页
        3.6.4 信号去噪第75页
    3.7 局部放电信号测试第75-79页
        3.7.1 放电量的标定第76页
        3.7.2 试验电路搭建第76-77页
        3.7.3 试验结果分析第77-79页
    3.8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4章 三相电力电缆绝缘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第80-96页
    4.1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第80-83页
        4.1.1 工频信号处理电路第80-81页
        4.1.2 高频信号处理电路第81-82页
        4.1.3 特高频信号处理电路第82-83页
    4.2 测量系统核心单元设计第83-84页
    4.3 取能电源设计第84-85页
    4.4 GPS模块与GPRS模块第85-87页
    4.5 硬件实物图第87-88页
    4.6 系统软件设计第88-91页
        4.6.1 DSP主程序设计第88页
        4.6.2 同步采样程序第88-89页
        4.6.3 ADS8364转换的启动信号与时钟信号第89-91页
    4.7 实验调试第91-93页
    4.8 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的界面设计第93-95页
        4.8.1 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谐波分析法的实现第93-94页
        4.8.2 LABVIEW显示界面第94页
        4.8.3 在线监测系统的测试第94-95页
    4.9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5章 长距离电缆护套绝缘在线监测技术第96-110页
    5.1 海南联网工程介绍第96-97页
    5.2 超高压长距离充油电缆护套绝缘监测的原理第97-100页
    5.3 充油电力电缆护套绝缘在线监测的实施方案第100-106页
        5.3.1 电流传感器的现场安装第101页
        5.3.2 在线监测设备第101-102页
        5.3.3 数据处理第102页
        5.3.4 上位机界面设计第102-104页
        5.3.5 电力电缆护套绝缘在线监测结果第104-106页
    5.4 护套电流及电容电流的计算第106-109页
        5.4.1 护套电流的计算第106-108页
        5.4.2 流过电力电缆主绝缘的电容电流计算第108-109页
    5.5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结论第110-111页
创新点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内过程优化及脱硫废水的零排放处理
下一篇:三维曲面测量的编码结构光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