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论文结构和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理论 | 第16-32页 |
2.1 主动加密技术 | 第16-18页 |
2.1.1 主动加密的原理 | 第16-17页 |
2.1.2 主动加密技术的实现 | 第17-18页 |
2.2 Windows内核机制及其相关技术 | 第18-21页 |
2.2.1 Windows的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 | 第18-19页 |
2.2.2 文件系统 | 第19-20页 |
2.2.3 缓存管理器 | 第20-21页 |
2.3 系统服务描述符表监控(SSDT HOOK)技术 | 第21-25页 |
2.3.1 系统服务描述符表(SSDT) | 第21-22页 |
2.3.2 SSDT HOOK技术 | 第22-24页 |
2.3.3 HOOK剪切板、文件打印相关API函数 | 第24-25页 |
2.4 文件过滤驱动技术 | 第25-28页 |
2.4.1 文件系统驱动 | 第25-26页 |
2.4.2 文件过滤驱动 | 第26-28页 |
2.5 混沌加密技术 | 第28-30页 |
2.5.1 混沌的定义及特性 | 第28-29页 |
2.5.2 Logistic映射 | 第29-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基于主动加密技术的防泄密技术 | 第32-54页 |
3.1 技术总体设计 | 第32-34页 |
3.2 机密文件加密标识 | 第34-37页 |
3.2.1 机密文件加密标识结构 | 第34-35页 |
3.2.2 文件加密标识存储位置 | 第35-37页 |
3.3 文件过滤IRP流程 | 第37-41页 |
3.3.1 文件操作数据包过滤 | 第37-40页 |
3.3.2 系统内核中的加密文件表 | 第40-41页 |
3.4 混沌加解密 | 第41-45页 |
3.4.1 改进复合型混沌Logistic序列加密算法 | 第41-44页 |
3.4.2 机密文件密钥在驱动中的传递过程 | 第44-45页 |
3.5 进程行为监控 | 第45-53页 |
3.5.1 进程通信监控子模块 | 第50-51页 |
3.5.2 进程间涉密状态传播子模块 | 第51-52页 |
3.5.3 机密文件透明加密子模块 | 第52-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系统测试 | 第54-64页 |
4.1 进程行为监控模块测试 | 第54-60页 |
4.1.1 监控进程间通信功能测试 | 第54-56页 |
4.1.2 进程间涉密状态传播功能测试 | 第56-59页 |
4.1.3 机密文件透明加密功能测试 | 第59-60页 |
4.2 不同应用程序访问机密文件效果测试 | 第60-63页 |
4.2.1 记事本与word分别打开.txt与.doc格式的机密文件效果测试 | 第60-62页 |
4.2.2 新生继承性测试 | 第62-6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