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紫外/氯对水中嗅味物质及藻毒素的控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背景第8-11页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第8页
        1.1.2 水体嗅味物质及藻毒素主要来源及危害第8-10页
        1.1.3 水体嗅味物质及藻毒素污染现状第10-11页
    1.2 饮用水中嗅味物质及藻毒素的处理技术第11-13页
        1.2.1 传统工艺法第11页
        1.2.2 活性炭吸附第11-12页
        1.2.3 生物处理法第12-13页
        1.2.4 化学氧化法第13页
    1.3 紫外-氯的联合技术概述第13-14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4-16页
        1.4.1 课题研究意义第14页
        1.4.2 课题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UV/CL对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研究第16-29页
    2.1 引言第16-17页
    2.2 实验部分第17-19页
        2.2.1 实验试剂第17页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17页
        2.2.3 实验装置第17-18页
        2.2.4 实验方案第18-19页
        2.2.5 2-MIB、GSM的分析方法第1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19-28页
        2.3.1 不同工艺对GSM及2-MIB的去除第19-23页
        2.3.2 氯投加量浓度的影响第23-24页
        2.3.3 pH的影响第24-26页
        2.3.4 碳酸氢盐的影响第26-27页
        2.3.5 实际水体的影响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UV/CL对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去除研究第29-41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实验部分第29-33页
        3.2.1 实验试剂第29-30页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30页
        3.2.3 实验装置第30-31页
        3.2.4 实验方案第31-32页
        3.2.5 MC-LR分析方法第32页
        3.2.6 消毒副产物分析方法第32-3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3-39页
        3.3.1 不同工艺对MC-LR的去除第33-35页
        3.3.2 氯投加量浓度的影响第35-36页
        3.3.3 pH的影响第36页
        3.3.4 实际水体的影响第36-37页
        3.3.5 UV/Cl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4章 结论与建议第41-42页
    4.1 主要结论第41页
    4.2 论文不足之处第41页
    4.3 建议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可靠的WebRT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DPI的P2P流量识别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