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中俄贸易合作的基础 | 第13-18页 |
2.1 中俄两国便利的地理位置为贸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第13-14页 |
2.1.1 中俄之间优越的地缘优势 | 第13页 |
2.1.2 地缘优势有利于中俄边境贸易的开展 | 第13-14页 |
2.2 中俄两国友好的政治关系为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 第14-15页 |
2.2.1 1994年的新型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 第14页 |
2.2.2 1996年面向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第14页 |
2.2.3 欧美制裁后中俄两国友好关系进一步加深 | 第14-15页 |
2.3 贸易商品的互补性为中俄两国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 第15-18页 |
2.3.1 中俄出口商品的互补性日趋加强 | 第15-16页 |
2.3.2 中俄对外贸易领域不断拓宽 | 第16页 |
2.3.3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加强了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 | 第16-18页 |
第3章 中俄贸易的概况 | 第18-29页 |
3.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 第18-21页 |
3.1.1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 | 第18-19页 |
3.1.2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 | 第19-21页 |
3.1.3 俄罗斯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1页 |
3.2 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 第21-25页 |
3.2.1 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 | 第21-22页 |
3.2.2 俄罗斯对外贸易结构 | 第22-24页 |
3.2.3 中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24-25页 |
3.3 中俄两国贸易概况 | 第25-29页 |
3.3.1 中俄双边贸易总量 | 第25-26页 |
3.3.2 中俄双边贸易结构 | 第26-29页 |
第4章 欧美制裁俄罗斯的原因以及影响 | 第29-32页 |
4.1 欧美制裁俄罗斯的演变过程 | 第29-30页 |
4.1.1 乌克兰亲西反对派在基辅发动街头抗议 | 第29页 |
4.1.2 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 | 第29页 |
4.1.3 乌克兰亲俄派在东南部发起冲突,两州公投独立 | 第29-30页 |
4.2 欧美制裁俄罗斯的原因 | 第30-31页 |
4.2.1 俄罗斯对乌克兰局势的干预引起了欧美的强烈不满 | 第30页 |
4.2.2 乌克兰对俄罗斯和欧美的战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 第30-31页 |
4.3 欧美制裁俄罗斯产生的影响 | 第31-32页 |
第5章 欧美制裁俄罗斯中俄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32-43页 |
5.1 欧美制裁俄罗斯中俄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 第32-40页 |
5.1.1 欧美制裁俄罗斯之后,中俄能源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 第32-36页 |
5.1.2 欧美制裁俄罗斯之后,俄罗斯对中国某些产品的偏好增加 | 第36-38页 |
5.1.3 欧美制裁俄罗斯之后,给中俄两国的农业合作带来了新的机会 | 第38-39页 |
5.1.4 欧美制裁俄罗斯之后,推进了中俄两国的高铁合作 | 第39-40页 |
5.2 欧美制裁俄罗斯中俄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 第40-43页 |
5.2.1 卢布的大幅贬值殃及中俄贸易 | 第40-41页 |
5.2.2 俄罗斯支付能力也是影响中俄贸易的重要因素 | 第41-43页 |
第6章 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中俄贸易的发展 | 第43-47页 |
6.1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来适应俄罗斯市场的需求 | 第43-44页 |
6.2 加强双边交流,促进中俄贸易的发展 | 第44-45页 |
6.3 与俄罗斯央行建立人民币‐卢布互换协议 | 第45页 |
6.4 推进和完善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和结算体制 | 第45-47页 |
总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