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一) 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二)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需要改进 | 第11页 |
(三) 个人研究兴趣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2-13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一) 小学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二)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三)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19-20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一) 小学高年级 | 第20页 |
(二) 口语教学 | 第20页 |
(三) 英语口语教学 | 第20-21页 |
(四) 整体语言教学法 | 第21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1-22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2-24页 |
(一) 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特征 | 第24-30页 |
一、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一)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4页 |
(二)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4-25页 |
(三) 语言习得论 | 第25-26页 |
二、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 第26-27页 |
(一) 将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授 | 第26页 |
(二) 以学习者为中心 | 第26页 |
(三) 积极创建真实的学习环境 | 第26-27页 |
(四) 善用合作的教学模式 | 第27页 |
三、整体语言教学法的实施方法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运用整体语言教学法改进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可行性 | 第30-36页 |
一、整体语言教学法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 第30-31页 |
二、整体语言教学法满足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31-33页 |
(一) 课程性质:兼顾语言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 第31-32页 |
(二) 课程理念:明确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 第32-33页 |
三、整体语言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 第36-64页 |
一、研究设计 | 第36-38页 |
二、结果分析 | 第38-55页 |
(一) 学生的问卷数据分析 | 第38-45页 |
(二) 教师的问卷数据分析 | 第45-55页 |
三、存在问题 | 第55-59页 |
(一) 语言学习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 | 第55-56页 |
(二) 教学内容忽略语言的交际功能 | 第56-57页 |
(三) 教学方式僵化 | 第57-58页 |
(四) 评价方式简单粗糙 | 第58-59页 |
四、原因探析 | 第59-64页 |
(一) 制度方面的因素 | 第59-60页 |
(二) 教师方面的因素 | 第60-61页 |
(三) 家校配合失衡 | 第61-64页 |
第五章 运用整体语言教学法优化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 第64-72页 |
一、构建真实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 | 第64-67页 |
(一) 物理环境 | 第64-65页 |
(二) 精神环境 | 第65-67页 |
二、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 第67-68页 |
(一) 善用主题,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 | 第67页 |
(二) 增添有关西方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生世界意识 | 第67-68页 |
三、优化口语教学方式 | 第68-70页 |
(一) 善用合作及活动 | 第68-69页 |
(二) 以学生为中心 | 第69-70页 |
四、优化英语口语教学的评价方式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