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2.1 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镍氢电池建模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电池SOC估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2-23页 |
第2章 镍氢电池建模与模型参数辨识 | 第23-41页 |
2.1 镍氢电池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2.2 镍氢电池特性研究与建模 | 第24-28页 |
2.3 模型参数离线辨识 | 第28-33页 |
2.3.1 基于混合脉冲实验的离线参数辨识 | 第29-31页 |
2.3.2 辨识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31-33页 |
2.4 模型参数在线辨识 | 第33-40页 |
2.4.1 在线参数辨识原理 | 第33-36页 |
2.4.2 基于改进的FFRLS电池模型在线辨识 | 第36-38页 |
2.4.3 辨识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38-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镍氢电池电量估计算法 | 第41-48页 |
3.1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41-43页 |
3.2 基于改进的EKF与参数在线辨识协同SOC估算算法 | 第43-47页 |
3.2.1 获得OCV曲线及其分段线性化 | 第43-44页 |
3.2.2 基于改进的EKF与参数在线辨识协同SOC估算流程 | 第44-45页 |
3.2.3 实验验证及数据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镍氢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8-60页 |
4.1 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 | 第48-49页 |
4.2 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电路整体结构设计 | 第49-50页 |
4.3 电池管理单元BMU硬件电路设计 | 第50-55页 |
4.3.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4.3.2 最小系统模块电路设计 | 第52-53页 |
4.3.3 单体电池电压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4.3.4 CAN总线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第54页 |
4.3.5 BMU电路PCB板设计和实物 | 第54-55页 |
4.4 电池温度采集单元BTU硬件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4.4.1 电池温度采集电路 | 第55-56页 |
4.4.2 BTU电路PCB板设计和实物 | 第56页 |
4.5 电池控制单元BCU硬件电路设计 | 第56-59页 |
4.5.1 电池母线电压和电流采集电路 | 第57页 |
4.5.2 电池电量采集电路 | 第57-58页 |
4.5.3 BCU电路PCB板设计和实物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镍氢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60-77页 |
5.1 软件整体结构设计 | 第60-61页 |
5.2 电池管理单元BMU软件设计 | 第61-63页 |
5.2.1 单体电压检测 | 第62页 |
5.2.2 CAN通讯 | 第62-63页 |
5.3 电池温度采集单元BTU软件设计 | 第63-65页 |
5.4 电池控制单元BCU软件设计 | 第65-68页 |
5.4.1 电池母线电压和电流检测 | 第66页 |
5.4.2 电池SOC估算 | 第66-68页 |
5.4.3 CAN通讯与充电设计 | 第68页 |
5.5 CANBootLoader下位机软件设计 | 第68-71页 |
5.6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71-73页 |
5.6.1 电池管理系统监测上位机 | 第71页 |
5.6.2 CANBootLoader上位机 | 第71-72页 |
5.6.3 自动化标定与测试上位机 | 第72-73页 |
5.7 BMS实测及结果分析 | 第73-76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87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