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基于四川气候和轴载要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半刚性基层耐久性结构与理论第12-15页
        1.2.2 沥青面层耐久性结构与理念第15-17页
        1.2.3 研究现状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四川省沥青路面气候分区及使用状况调查分析第21-37页
    2.1 四川省沥青路面气候分区第21-26页
        2.1.1 国家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第21-22页
        2.1.2 四川省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第22-26页
    2.2 四川省沥青路面结构与病害调查第26-35页
        2.2.1 路面结构调查第26-31页
        2.2.2 路面主要病害调查及分析第31-35页
    2.3 基于四川气候和轴载要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思路第35-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基于疲劳性能的水泥稳定碎石设计研究第37-73页
    3.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状况及开裂机理第37-40页
    3.2 研究方法第40-42页
        3.2.1 试验材料及混合料设计第40-41页
        3.2.2 试验方法第41-42页
    3.3 VTM水泥稳定碎石的工程特性及设计参数研究第42-61页
        3.3.1 VTM水泥稳定碎石的击实特性第42-44页
        3.3.2 VTM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特性第44-52页
        3.3.3 VTM水泥稳定碎石疲劳特性研究第52-57页
        3.3.4 VTM水泥稳定碎石路面设计参数研究第57-61页
    3.4 基于疲劳性能的水泥稳定碎石设计方法研究第61-71页
        3.4.1 Miner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61-62页
        3.4.2 控制疲劳开裂的VTM水泥稳定碎石强度设计标准研究第62-67页
        3.4.3 控制收缩裂缝的骨架密实级配研究第67-71页
        3.4.4 基于疲劳性能的水泥稳定碎石VTM设计方法第71页
    3.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研究第73-98页
    4.1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原理第73-76页
        4.1.1 现行规范的不足第73-74页
        4.1.2 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原理第74-76页
    4.2 研究方法第76-80页
        4.2.1 原材料性能及混合料设计第76-79页
        4.2.2 研究方案第79-80页
    4.3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预估模型第80-87页
        4.3.1 车辙试验结果第80-82页
        4.3.2 车辙预估模型的建立第82-87页
    4.4 温度场预估模型的选取第87-90页
        4.4.1 温度场预估模型的发展第87-89页
        4.4.2 温度预估模型的评价与选择第89-90页
    4.5 车辙预估方法第90-93页
        4.5.1 各亚层车辙性能第90-91页
        4.5.2 路面车辙的非线性叠加第91-93页
        4.5.3 长大纵坡路段行车速度确定第93页
    4.6 沥青混合料容许动稳定度的确定方法第93-96页
        4.6.1 计算路面结构第93-94页
        4.6.2 计算轴载作用次数第94-95页
        4.6.3 计算路面温度第95页
        4.6.4 动稳定度容许值确定第95-96页
    4.7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五章 基于四川气候和轴载要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研究第98-120页
    5.1 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第98-101页
        5.1.1 我国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第98-99页
        5.1.2 耐久性路面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的基本方法第99-101页
    5.2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一体化设计方法研究第101-113页
        5.2.1 控制水稳基层疲劳开裂的一体化设计方法第101-103页
        5.2.2 控制面层车辙的一体化设计方法第103-105页
        5.2.3 设计示例第105-113页
    5.3 四川省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标准推荐第113-119页
        5.3.1 水泥稳定基层强度设计标准第113-115页
        5.3.2 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标准推荐第115-119页
    5.4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第120-123页
    6.1 主要结论第120-121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21页
    6.3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2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船舶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可达性的公共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