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径探索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小康社会的概念 | 第16-19页 |
(一)小康含义 | 第16页 |
(二)小康社会的内涵 | 第16-17页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17-19页 |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 | 第17页 |
2. “建设”与“建成”的区别 | 第17-19页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渊源 | 第19-26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 | 第19-20页 |
(二)中国古代社会小康思想 | 第20-21页 |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小康思想 | 第21-22页 |
(四)中国当代社会小康思想 | 第22-26页 |
1.以邓小平为核心领导集体建设小康社会思想 | 第22-23页 |
2.以江泽民为核心领导集体建设小康社会思想 | 第23-24页 |
3.以胡锦涛为核心领导集体建成小康社会思想 | 第24页 |
4.以习近平为核心领导集体建成小康社会思想 | 第24-26页 |
三、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机遇与挑战 | 第26-34页 |
(一) 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势分析 | 第26-29页 |
1.政治民主不断扩大 | 第26-27页 |
2.经济拥有发展潜力 | 第27页 |
3.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 第27-28页 |
4.社会建设步入正轨 | 第28页 |
5.生态文明程度加深 | 第28-29页 |
(二)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挑战 | 第29-34页 |
1.政治改革速度偏慢 | 第30页 |
2.经济发展遇瓶颈 | 第30-31页 |
3.文化产业发展较慢 | 第31页 |
4.社会建设不平衡 | 第31-32页 |
5.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 第32-34页 |
四、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途径 | 第34-40页 |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第34-35页 |
1.把权力锁进制度的牢笼 | 第34页 |
2.增大民众参与权 | 第34页 |
3.建设诚信政府 | 第34-35页 |
(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 第35-36页 |
1.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 第35页 |
2.扩大内需,提高资金利用率 | 第35页 |
3.努力缩小经济差距 | 第35-36页 |
(三)注重文化发展与繁荣 | 第36-37页 |
1.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 | 第36页 |
2.提高文化自主创新能力 | 第36页 |
3.加大文化产业保护工作 | 第36-37页 |
(四)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 第37页 |
1.树立两个核心的理念 | 第37页 |
2.加快社会体制改革速度 | 第37页 |
3.打破社会政策碎片化格局 | 第37页 |
(五)加大生态建设力度 | 第37-40页 |
1.转变伦理价值观 | 第38页 |
2.转变生活和生产方式 | 第38-39页 |
3.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