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金融支农业务创新战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6-30页
    2.1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简介和发展阶段第16-18页
        2.1.1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简介第16页
        2.1.2 试办到普遍发展阶段第16-17页
        2.1.3 曲折发展阶段第17页
        2.1.4 整顿发展阶段第17页
        2.1.5 恢复合作金融的改革阶段第17-18页
        2.1.6 行社“脱钩”阶段第18页
    2.2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现状第18-23页
        2.2.1 金融业务网点覆盖率第19-20页
        2.2.2 涉农贷款规模第20-21页
        2.2.3 金融支农业务水平第21-22页
        2.2.4 服务“三农”金融产品时效第22-23页
    2.3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现有金融支农业务模式分析第23-26页
        2.3.1 金融支农业务的抵押方式第23-24页
        2.3.2 金融支农业务担保机制第24页
        2.3.3 金融支农业务的信贷管理体制第24-26页
    2.4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存在的问题第26-30页
        2.4.1 信贷结构不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第26-27页
        2.4.2 信贷营销机制不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第27页
        2.4.3 现有风险控制方式与农户生产方式脱节第27-28页
        2.4.4 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支农风险加大第28-30页
第三章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的环境分析第30-35页
    3.1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的政治环境第30-31页
        3.1.1 农村金融新政不断出台第30-31页
        3.1.2 内蒙古脱贫攻坚提出更大资金需求第31页
    3.2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的经济环境第31-33页
        3.2.1 内蒙古农业发展产生更多金融需求第31-32页
        3.2.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市场空间第32-33页
    3.3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信贷金融支农业务发展的社会环境第33-34页
        3.3.1 “三农”资金需求巨大第33页
        3.3.2 绿色农牧业发展市场空间增大第33-34页
    3.4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的技术环境第34-35页
        3.4.1 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第34页
        3.4.2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产品种类不断增多第34-35页
第四章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战略方案设计与实施第35-48页
    4.1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战略分析第35-39页
        4.1.1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优势分析第35-36页
        4.1.2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劣势分析第36-37页
        4.1.3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机会分析第37-38页
        4.1.4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威胁分析第38页
        4.1.5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战略选择第38-39页
    4.2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的战略目标第39-40页
    4.3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战略的确定第40-41页
    4.4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议第41页
    4.5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战略实施的内容第41-45页
        4.5.1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发展金融支农业务发展战略实施的内容第41-44页
        4.5.2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业务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第44-45页
    4.6 需进一步获取的资源与能力第45-48页
        4.6.1 需要争取政策支持,营造实现市场定位的良好氛围第45-46页
        4.6.2 需要突出特色经营,打造社区银行第46页
        4.6.3 要加大力度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零售型精品银行第46页
        4.6.4 提高经营能力,扩大利润来源第46-4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8-49页
    5.1 结论第48页
    5.2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银行信贷人员绩效管理改进研究
下一篇:我国现阶段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