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各种船舶论文--军用舰艇(战舰)论文

水下接触爆炸作用下舰船舷侧结构及设备防护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20页
        1.2.1 舰船水下爆炸毁伤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2 舰船水下爆炸防护研究进展第17-20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23页
第2章 水下接触爆炸ALE方法及理论第23-39页
    2.1 ALE数值算法第23-26页
        2.1.1 LS-DYNA显式积分方法第23-24页
        2.1.2 Lagrange和Euler方法第24-25页
        2.1.3 ALE方法第25-26页
    2.2 ALE算法常用欧拉体材料第26-28页
        2.2.1 爆炸产物的状态方程第27页
        2.2.2 水介质的状态方程第27-28页
        2.2.3 空气介质的状态方程第28页
    2.3 LS-DYNA数值算法验证第28-32页
        2.3.1 自由场冲击波载荷验证第28-31页
        2.3.2 固支方板数值模拟验证第31-32页
    2.4 加筋平板数值模拟研究第32-34页
    2.5 舷侧结构数值模拟研究第34-37页
        2.5.1 舷侧结构有限元模型第34-35页
        2.5.2 接触爆炸作用下舷侧结构毁伤研究第35-37页
    2.6 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舰船弧形隔壁支撑强力结构的防护设计研究第39-55页
    3.1 数值模型简介第39-41页
        3.1.1 欧拉与拉格朗日模型第39-41页
        3.1.2 材料本构方程第41页
    3.2 模态分析第41-44页
    3.3 典型舱段水下接触爆炸过程分析第44-45页
    3.4 接触爆炸两种舱段毁伤变形对比分析第45-48页
        3.4.1 破口大小对比第45-46页
        3.4.2 变形区域对比第46-48页
    3.5 典型舱段结构能量吸收分析第48-53页
        3.5.1 能量吸收对比分析第48-50页
        3.5.2 液舱水深对防护性能的影响第50-53页
    3.6 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防护设计研究第55-75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复合材料层合板基本理论第55-60页
        4.2.1 复合材料层合板简述第55页
        4.2.2 复合材料层合板正交各向异性准则第55-57页
        4.2.3 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理论第57-60页
    4.3 复合材料不同层合结构的冲击数值模拟验证[62,64]第60-65页
        4.3.1 三明治层合结构数值模拟验证第60-62页
        4.3.2 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数值模拟验证第62-65页
    4.4 复合材料防护结构前处理定义第65-68页
        4.4.1 舰船舱段有限元模型第65页
        4.4.2 材料模型和失效准则第65-66页
        4.4.3 边界处理第66页
        4.4.4 接触算法第66-67页
        4.4.5 计算工况第67-68页
    4.5 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抗冲击响应分析第68-72页
        4.5.1 复合材料三明治层合板结构的抗冲击响应第68-70页
        4.5.2 复合材料铺层方式对舰船防护结构的影响第70-72页
    4.6 小结第72-75页
第5章 设备和舰船结构耦合防护机理研究第75-93页
    5.1 引言第75页
    5.2 典型舱段与设备一体化耦合模型第75-78页
        5.2.1 一体化计算模型第75-76页
        5.2.2 冲击载荷输入方法第76-78页
    5.3 药量对设备和舱段一体化模型的毁伤研究第78-80页
        5.3.1 设备和舱段一体化工况第78-79页
        5.3.2 药量对设备和舱段一体化影响分析第79-80页
    5.4 新型耗能材料对设备和舱段一体化的影响第80-85页
        5.4.1 泡沫材料选型第80-81页
        5.4.2 泡沫材料数学模型第81-82页
        5.4.3 不同泡沫材料类型下的船机一体化数值仿真分析第82-85页
    5.5 设备和舱段一体化防护性数值模拟研究第85-91页
        5.5.1 隔振原理第85-86页
        5.5.2 有限元模型第86-87页
        5.5.3 隔振装置抗冲击防护性能研究第87-91页
    5.6 小结第91-93页
结论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合载荷下船体加筋板疲劳裂纹扩展研究
下一篇:内河船舶主机废气排放检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