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脂肪酶概述 | 第11-15页 |
1.1.1 脂肪酶的催化机理 | 第11-12页 |
1.1.2 脂肪酶的固定化 | 第12-15页 |
1.2 氧化石墨烯在固定化酶中的应用 | 第15-17页 |
1.2.1 氧化石墨烯简介 | 第15-16页 |
1.2.2 氧化石墨烯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表面活性剂在酶催化反应中的作用 | 第17-20页 |
1.3.1 表面活性剂对酶的影响 | 第18-19页 |
1.3.2 Span/Tween型表面活性剂简介 | 第19-20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20-21页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Span/Tween改性磁性氧化石墨烯固定化脂肪酶OF的研究 | 第21-34页 |
2.1 前言 | 第21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1-24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2.3 表面活性剂结构式 | 第23-2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3.1 Span/Tween改性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24页 |
2.3.2 脂肪酶的固定化 | 第24页 |
2.3.3 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4-25页 |
2.3.4 酶活性的测定 | 第25页 |
2.3.5 温度与pH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页 |
2.3.6 固定化酶的重复利用性(p-NPP法) | 第25-26页 |
2.3.7 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储藏稳定性 | 第26页 |
2.3.8 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26-2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7-32页 |
2.4.1 不同Span/Tween改性磁性氧化石墨烯固定lipase OF | 第27-28页 |
2.4.2 固定化酶的动力学参数 | 第28-29页 |
2.4.3 温度与pH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2.4.4 固定化酶的重复利用性(p-NPP法) | 第30-31页 |
2.4.5 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与贮藏稳定性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改性磁性氧化石墨烯的基本特性研究 | 第34-41页 |
3.1 前言 | 第34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3.2.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条件及方法 | 第35页 |
3.2.2 X射线衍射仪测定条件及方法 | 第35页 |
3.2.3 热重测定条件及方法 | 第35页 |
3.2.4 扫面电镜测定条件及方法 | 第35页 |
3.2.5 透射电镜测定条件及方法 | 第35-3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3.4.1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6页 |
3.4.2 透射电镜分析 | 第36-37页 |
3.4.3 X射线衍射仪分析 | 第37-38页 |
3.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8-39页 |
3.4.5 热重分析 | 第39页 |
3.4.6 磁分离性能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改性磁性氧化石墨烯与酶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41-48页 |
4.1 前言 | 第41页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1-42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41-42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4.3.1 Span/Tween型表面活性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第42页 |
4.3.2 接触角的测定及对酶活影响分析 | 第42页 |
4.3.3 ATR-FTIR光谱对酶二级结构的分析 | 第42-43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4.4.1 Span/Tween型表面活性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 第43-44页 |
4.4.2 改性MGO表面亲疏水性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3 ATR-FTIR对酶二级结构的分析 | 第45-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结论 | 第48页 |
5.2 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附录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