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微织构自润滑刀具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微织构自润滑刀具的加工方法 | 第13-15页 |
1.2.2 微织构自润滑刀具的摩擦学性能 | 第15-17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试验方案及研究方法 | 第20-30页 |
2.1 试验原料 | 第20页 |
2.2 凸模的设计 | 第20-22页 |
2.3 原位成型微织构试样的制备 | 第22-24页 |
2.4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24-25页 |
2.5 试验方案 | 第25-26页 |
2.6 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Al_2O_3-T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 第30-48页 |
3.1 烧结温度对Al_2O_3-T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影响 | 第30-34页 |
3.1.1 烧结温度对Al_2O_3-T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3.1.2 烧结温度对Al_2O_3-T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 材料组分对Al_2O_3-T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影响 | 第34-39页 |
3.2.1 材料组分对Al_2O_3-T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37页 |
3.2.2 材料组分对Al_2O_3-T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 微织构Al_2O_3-T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 第39-46页 |
3.3.1 微织构的类型 | 第39-42页 |
3.3.2 微织构对Al_2O_3-T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2-44页 |
3.3.3 微织构对Al_2O_3-T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微织构Al_2O_3-TiC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 第48-60页 |
4.1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4.1.1 试验装置 | 第48页 |
4.1.2 试验方案 | 第48-49页 |
4.2 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第49-54页 |
4.2.1 载荷、转速及微织构间距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2 载荷、转速及微织构宽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第52-54页 |
4.3 磨损机理研究 | 第54-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微织构Al_2O_3-TiC陶瓷刀具的切削试验研究 | 第60-77页 |
5.1 试验条件及方案 | 第60-62页 |
5.1.1 试验条件 | 第60页 |
5.1.2 试验方案 | 第60-62页 |
5.2 微织构Al_2O_3-TiC陶瓷刀具设计及制备 | 第62页 |
5.3 微织构Al_2O_3-TiC陶瓷刀具切削45钢试验研究 | 第62-70页 |
5.3.1 切削速度对刀具切削力的影响 | 第62-66页 |
5.3.2 切削速度对刀具切削温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5.3.3 切屑的形貌研究 | 第67-70页 |
5.3.4 加工表面粗糙度研究 | 第70页 |
5.4 刀具前刀面磨损形貌分析 | 第70-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80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6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86页 |
二、获得专利 | 第86页 |
三、参加的科研课题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