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立案制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民事立案制度概述第12-17页
    一、民事立案的定义第12页
    二、民事立案标准与起诉条件的关系第12-13页
    三、我国民事立案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3-15页
        (一)新中国成立至八十年代中期第14页
        (二)1986 年至1996年第14页
        (三)1996 年至2000年第14页
        (四)2000 年至2015年 2 月4日第14-15页
    四、立案登记制度出台的背景和原因第15-17页
第二章 民事立案制度的域外考察第17-31页
    一、大陆法系立案制度的考察第17-23页
        (一)大陆法系立案制度的基本理论考察第17-20页
        (二)大陆法系立案制度的立法例考察第20-23页
    二、英美法系立案制度的考察第23-27页
        (一)英美法系立案制度的基本理论考察第23-24页
        (二)英美法系立案制度的立法例考察第24-27页
    三、两大法系立案制度的评析第27-31页
        (一)历史背景对立案制度的影响第27-28页
        (二)严格区分程序启动与实体审理第28-29页
        (三)确立了程序当事人的概念第29-30页
        (四)两大法系均未设置专门的“立案庭”第30-31页
第三章 民事立案制度现状分析第31-48页
    一、立案登记制度的改革路径及基本理解第31-32页
    二、立案登记制度下的审查要件及立案程序第32-36页
        (一)立案登记制度下的审查要件第32-33页
        (二)立案登记制度下的立案程序第33页
        (三)起诉阶段需要明确的其他问题第33-36页
    三、对现行立案登记制度的评价第36-43页
        (一)立案登记制度的积极意义第36页
        (二)立案登记制度的问题第36-43页
    四、立案登记制度施行以来的数据分析第43-48页
        (一)法院收案数量增幅高第45-46页
        (二)立案登记制度缓解了起诉难问题第46页
        (三)如何提高司法效率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第46-48页
第四章 现行立案登记制度的完善建议第48-58页
    一、建立低阶化的起诉条件第48-51页
        (一)区分起诉要件与诉讼要件第48-49页
        (二)重构起诉证据制度第49-50页
        (三)理顺程序启动的逻辑第50-51页
    二、确立程序当事人概念第51页
    三、杜绝政策性因素对立案的干预第51-53页
        (一)建立受案范围负面清单制度第51-52页
        (二)建立科学的法官评价体系第52-53页
    四、其他相关制度的完善第53-58页
        (一)改革现有“立审分立”的机构设置第53-54页
        (二)建立滥诉制裁机制第54-56页
        (三)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渠道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论文所涉相关法律法规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下一篇: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