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专家辅助人制度发展脉络和功能分析 | 第12-19页 |
| 一、专家辅助人制度发展脉络 | 第12-14页 |
|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功能分析 | 第14-19页 |
| (一)弥补现行鉴定制度缺陷 | 第14-15页 |
| (二)强化法官自由心证 | 第15-16页 |
| (三)充实当事人诉讼权利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专家辅助人的定位 | 第19-25页 |
| 一、专家辅助人的资质定位 | 第19-20页 |
| 二、专家辅助人的立场定位 | 第20-22页 |
| 三、专家辅助人的诉讼身份定位 | 第22-25页 |
| (一)专家辅助人与证人 | 第22-23页 |
| (二)专家辅助人与鉴定人 | 第23-24页 |
| (三)专家辅助人与诉讼代理人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专家辅助人制度运行状况和完善建议 | 第25-42页 |
| 一、专家辅助人制度运行状况 | 第25-27页 |
|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完善建议 | 第27-42页 |
| (一)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缺陷完善 | 第27-36页 |
|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实施细则构建 | 第36-42页 |
| 结论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附录:专家辅助人案件检索信息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